“是是是,知道你今天也辛苦了。”杨老太太失笑摇头,“你大哥二哥毛手毛脚的,娘怕他们洗个碗都能把个碗都给摔坏了。所以娘只是想让三儿你给娘做帮手,这样也不行吗?”
“这有什么不行?”杨正心顿时一拍胸口,大大咧咧道,“娘就放心把洗碗的事交给儿子吧,保证不会把碗子给碰着摔着了。”
赫然脸色变得比翻书还快。
系统无语道:“宿主也太容易受激了吧?”
“那有什么关系?”杨正心对此不以为意,“本来大哥二哥工作后就很累了,比我都要累得多,我又不傻,这点我还是知道的。现在,我只是顺势把洗碗的这事儿直接揽到自己身上罢了。”
“而且,有些时候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点你给我记住了,系统。”
系统稍微停顿了一下,道:“虽然本系统不太能理解,然必对宿主此言铭记于心。”
“很好。”杨正心对系统这般识趣很满意。
而后,到了傍晚洗碗的时候,杨正心果然如他所言,没有摔坏碰坏任何一个锅碗盘碟。
杨老太太对此非常满意,特特允诺明天给小儿子做一道他喜欢的菜。
说是菜,就是蔬菜,保证绝对不多放一块肉的那种,食用油倒是可以稍微放入一些。
尽管所谓的允诺如此寒酸,杨正心却已经很满足了,直接点名要吃葫芦条。
杨老太太笑着应下,不过这一次她不打算使用炒的做法而是改用别的做法,例如水煮之类的,因为省油。
拌、腌、卤、炒、熘、烧、焖、蒸、烤、煎、炸、炖、煮、煲、烩,这么多的烹调手法之中,炒的做法就比较费油,所以家里能少用就少用。
至于炸的做法,虽然做出来的菜肴特别香,但最是费油,更是只有逢年过节才有可能用到这种烹调做法,在老杨家则常用于炸四喜丸子。
想到炸丸子,杨正心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
杨老太太没有留意到杨正心那馋样,她扭头看了看天色,对着杨正心说道:“你大嫂那付安神药也不知道弄得怎样了……娘得过去那边看看。三儿,你在这里帮忙看看火吧。”
厨房里现在还烧着热水,所以需要有人在旁边看火。
杨正心笑着点头应下:“这点小事就交给我吧,保证完成任务。娘,你赶快过去嫂子那边看看吧。嫂子还太年轻了,对煎药这些事情肯定不比娘更懂。”
“就你嘴皮子厉害。”杨老太太担心的也正是这个,故而她笑着点了点小儿子的鼻头,便急急忙忙离开了厨房。
在老杨家,煎药都是在厨房旁边架起个小炉子弄,这样就不会把厨房里弄得到处都是药味。
当杨老太太走到厨房旁边的时候,林氏已经拿着小扇子在给小炉子扇火了。
小炉子使用晒干的苞米芯做燃料,其上架着的是一个陶瓷锅,陶瓷锅里放着的就是浸泡了清水的安神药。
看到这里,杨老太太不由暗暗点头。
煎药不能使用铝锅、铜锅、铁锅等金属制品,最好使用砂锅和陶瓷锅,因为砂锅和陶瓷锅传热比较慢比较保温,而且不易和中药发生一些奇奇怪怪的反应,这样煎出来的药就不会在药效上造成负面的影响了。老杨家家里没有砂锅,所以林氏使用陶瓷锅来煎药在杨老太太看来是对的。
“这些安神药在煎之前浸泡在清水里有多长时间了?”杨老太太问道。
“娘,你来了。”林氏先给杨老太太打了一声招呼,这才回答道,“在吃晚食之前就开始浸泡了,所以至少已经浸泡了两刻钟,不过不到半个时辰。”
杨老太太点点头,浸泡这么些时间已经可以了。
浸泡可以让中药恢复到新鲜的状态,让其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出来。这些道理杨老太太是不懂,但她知道该怎么做啊。
抓药的时候,村里的老郎中应该也有给林氏叮嘱煎药的各种注意事项,但那么一长串的说出来,大多数人都只能记住其中的一部分,无法全部记下。
因为知道这个,杨老太太才坚持要亲自过来看看。
其后,杨老太太还跟林氏提到一些林氏可能不清楚的煎药相关注意事项,林氏也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这可关系到她的亲亲宝贝儿子,由不得她有丝毫大意。
这安神药需要煎两次,而后把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在一起后分两次服用。
这个过程持续太长时间了,杨老太太不可能跟着林氏一起在这煎药,还有其它事情需要她去处理呢。因而见林氏把事情做得也算是有条不紊,也没有出现大的错漏,杨老太太便放心地离开了。
对于杨老太太的关心,林氏的心中只有感激,并不会认为杨老太太是在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要知道,在林家村里,有些为人刻薄的奶奶如果遇到相同的事,她们可根本不会管你煎药有没有煎对,她们只管结果!大孙子好了那是正常操作,不好了肯定是你这个煎药儿媳的错,根本都不带讲理的。
再说,在林家村里,谁不知道杨老太太这个秀才家的女儿算是出了名的明事理啊?
林氏当年能被杨老太太相中给杨大郎做媳妇,现在想来那真的是她运气好,虽然过程中给人一种古古怪怪的感觉啦。
在大楚朝的农村,再是盲婚哑嫁,都仍然保留有两户人家相看的步骤。
而这其中,自然不能缺少想要求娶的人家带着家中年轻小伙子到别人家里坐坐,而别人家的小娘子躲在屏风或者什么地方后面偷偷看上一眼的环节。
而当年,还未出嫁的林氏躲在家里相看的时候,遇到的情况是如下这样的:
第一个约好上门的人家,那男主角根本没有出现,就来了其母拜访后在坐那里跟主人家尴聊,前来相看却这么不尊重主人家,事情自然告吹;
第二个约好上门的人家吸收了第一个人家失败的经验,男主角被强硬地带过来了,但却是一副鼻青脸肿的模样。不管这人原来长得何样,这副样子林氏就不可能看得上眼,事情顺势再次告吹;
第三个约好上门的人家跟第二个人家几乎一模一样,男主角一副鼻青脸肿的模样,甚至走起路来还有些跛,一问才知是不久前被打的,主人家一家子面面相觑,感觉事情变得有些诡异了;
到了第四个约好上门的人家,主人家都有男主角不出现或者或许出现也是鼻青脸肿的心理准备了,却没想到那来的男主角不但生的浓眉大眼牛高马大而且还完好无损,笑起来还带着些憨厚,当时躲在屏风后的林氏就有些意动了。而这户人家,自然便是杨大郎所在的老杨家;
而后,到了第五个人家,也是约好上门的最后一个前来相看人家。这户人家干脆没来,据说那要来相看的男主角被一拳打得摊在床上起码两三天都站不起来,那一大家子正在家里给他请医问药呢。据说,那个打他的人就是杨家大郎杨正一!
林氏&林氏父母:……
行吧。
这还有什么好疑问的?
之前那几户表现奇奇怪怪的人家很有可能都被同一个人给打了呗。
而打人者,分明是五个上门相看男主角中唯一的完好者,杨大郎是也!谁都别把谁当傻瓜。
(杨大郎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我不是,我没有,我比窦娥还冤!就第五个的家伙想要埋伏我,我一个不注意出手重了而已,其他人的伤真不关我事啊啊啊!)
主人家虽觉得这杨大郎行事太过霸道,动不动就出拳头,但几个相看者之中也的确算是他的表现最好,而且杨大郎会打人也算是一种看重他家女儿的表现啦。
更何况,村里人家都生怕被某人打得躺在床上好几天,导致再也没人上门提相看之事,主人家(林氏家)这才捏着鼻子应下了老杨家这门亲事。
尽管如此,林氏家人也提出要跟杨大郎约法三章,让他娶了林氏之后绝对不能再轻易动用武力解决问题,否则就哔哩吧啦一大堆,总之就是各种不平等条约。
当时的杨大郎狠拍着胸膛保证了这一点,林氏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呢。
不过,每每回想起当年事,林氏都仍然有些忍俊不禁就是了。
说是回想了那么一长串的经历,实际上也只是过去了两三秒的时间而已。
林氏回过神来,拿起小扇子便继续给小炉子扇风,间或往炉子里添上一些干透的苞米芯做燃料。这一付安神药,她还得在这里煎好一阵子呢……
而此时,杨正心还躲在厨房里帮忙看火。
他闲来无聊,心里便在思忖着大哥杨正一不把自己已经考取了武童生资格的事情告诉家里人的缘由。
不过由于某人对家里的事情知道得实在太少了,所以虽然想把一些事情弄明白弄清楚,但苦于信息不对等,也只是瞎猜一通,意义却是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