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砍敌首级,给爹当碗使!

而朱元璋听完朱棣此言更是震撼不已!

此时,一阵惊颤从他的脊背直窜脑际!

他从未想到,老四竟然能在五行术数上有着如此深厚的造诣!

毕竟在老朱的印象中。

朱棣始终是一个四肢发达,却头脑简单的浑小子。

论学识,别说比起老大了,就是比起老二老三都差劲!

而就这么一个胸无点墨的憨货。

怎么可能对阴阳五行之学有这般高深的理解?

然而,朱棣刚刚展现出的深厚学识和机敏的洞察力。

却令老朱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年轻儿子。

当朱棣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把沐英的名字与南方丙丁火相关联时。

老朱脑海里也在飞快地思索着其中的道理。

木头遇火烧、甲乙东方木属、丙丁南位归火……

虽然老朱越想,心中那团疑云便愈发浓厚。

可最终因为只能承认,老四所说确实是条条皆合乎五行之道!

而一旁的朱桢眼看着自家四哥。

在老爹和众人面前装了波大的。

不仅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笑!

只因为这些话,本就是他提前告知朱棣的。

为的就是说动自家老爹,让朱棣成功披挂上马!

而且朱桢自信,这番说词老头子肯定会听到心里去。

甚至在老朱听来,绝对会比刚刚朱棣所说的天时地利之论,来的更加重要!

毕竟,跟历朝历代的君王一样。

强如老朱这般雄主,也免不了迷信这一套‘五行始终论’!

就单单就从,“大明”这个国号来说,那本就是在暗合阴阳五行之说。

然后他们老朱家又是从南方起家,是由南向北统一天下。

所以国都起初便是定在南京。

而拿阴阳五行来推算,南方属火、为阳,代表的颜色是红色。

另外,他们老朱家的姓氏,“朱”字也代表着红色!

与“明”字所代表的颜色红色高度契合。

这样一来,便巧妙的把国姓与国号联在一起。

再有,蒙元政权一直在北方。

而北方是水、为阴,代表的是黑色。

取国号为“大明”,有“以火制水,以阳消阴,以明克暗”之意。

虽然,确定国号为明这件事上。

也有老朱追念昔日反元义军领袖小明王的意思。

而且也是从治国安邦、龙兴起源、民心向背。

以及利益平衡等多方综合考虑的结果。

但符合阴阳五行绝对也是一大原因。

要不然,他们这些个朱家子孙。

也不会每个人都起了一个符合五行相生原则的字。

而这种事情,朱桢不站出来点破。

谁能想到,老四这个莽夫会精通这般奥妙绝伦之学?

而且还能巧妙运用到这种治国平天下之大事上来。

于是一时间,整个御书房内。

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惊与好奇。

就连大哥朱标,此时也是不禁再次打量起这个四弟。

眼中既有讶异亦不乏赞叹之情。

此刻的朱棣,在他眼中已不再是过去单纯鲁莽的样子。

而是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战略头脑及广博学问。

让人不得不重新评估其才学和能力。

就连沐英此时也是陷入深深的思索。

虽然他刚刚对于朱棣所提,自己可能遭遇不利境遇的说法,感到难以置信。

但此时在细细揣摩后,沐英反而觉得。

这或许正好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丝转圜余地。

更是给自己义父的一个台阶!

于是沐英当即跪倒在朱元璋面前。

以极其诚恳的语气进言道:

“父皇!老四所言确实在理!”

“儿臣确实对西南战局有所顾虑。”

“怕倒是无法应对当地的种种突发状况。”

“儿臣自知能力有限,恐难当大任。”

“恳切请父皇另觅良将,以确保南方战事圆满成功!”

于是,空气仿佛瞬间变得沉重!

所有目光都聚焦到了坐在高位上的朱元璋身上。

只见后者眉头紧锁,望着面前极力推辞的沐英。

沉默了一会儿后,老朱又目光复杂地看向朱棣。

冷声质问:“老四,既然你说沐英不合适。”

“那你说说,谁人可胜任此次平叛重任?!”

感受到父皇投来目光,朱棣顿时感到一阵压力。

但他却明白,这机会来了!

这就是他展现自身实力最佳时机!

只见他缓缓起身站定,深深吸入一口气。

然后用坚定无比的声音回答道:

“父皇,若是朝中无人愿意担当此责。”

“那儿臣愿意前往!”

“儿臣愿为父皇分忧,亲自率军征伐南疆!”

“望父皇成全!”

话音落下,如同巨石落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不仅是朱元璋,在场所有人都听傻了!

就连一向镇定的沐英也不例外。

他注视着这位年少轻狂的老四。

心中涌起莫名敬意的同时,也夹杂着一丝无奈。

而当这句话进入朱元璋耳中时。

他几乎笑出了声,但他几乎是用训斥的口吻说道:

“你?你一个没打过几场仗的混小子!”

“竟然想指挥千军万马去平定南疆?”

老朱声音此时充满了不可掩饰的失望与鄙夷。

“这行军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以为只凭一腔热忱与几本兵书,就真能旗开得胜?”

在朱元璋眼中,这小子的想法幼稚到让人可笑!

这已经不仅简单的纸上谈兵可以形容!

但面对老爹如此反应,朱棣却丝毫没有表现出退缩的意思。

事实上,这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朱棣此时不由得暗道。

老六这小子果然有先见之明啊!

他对于朱桢更是不由得心生敬佩。

眼下包括自家老爹和众兄弟的反应。

无不印证着老六事先的每一步筹划。

想到这里,他也是鼓起勇气反问道:

“父皇何不想听听儿臣具体的谋划?”

老朱闻言,也是不由得冷笑一声!

“呵!你小子能有什么平戎良策?”

“怕不是准备拉着几十万大军,过去云南填坑吧?!”

对于老爹的嘲讽,朱棣并未因此动摇半分信心。

反而更加坚定地道:“若父皇肯采纳儿臣的破敌之策。”

“儿臣只需三万精锐,便可平定西南之地!”

“将那云南梁王的头砍下来,给父皇当碗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