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佛炼魔,明王初成

送走了真空,又自花了数日时间将金光寺内外转过个遍。

谢端阳彻底将心情整理妥当,感觉再无任何心障,气机亦与整片环境的灵气彼此相融。

做完这些,他再不犹豫,面禀神光知晓后,就用“颠倒五行阵”封了门户,正式开始闭关。

《明王诀》的修炼,需要大量的专门丹药与灵草。

但现在他还处于门外的奠基过程,倒是不必如此麻烦。

一些基础的膏药等,就已经足够。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件事要做。

密室当中,谢端阳盘膝坐下,看着身前的数样物事。

收录《明王诀》功法同心得的玉简。

一枚金光隐隐的舍利。

仿佛上好墨玉精心雕琢而成的白骨舍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盏心灯。

经过前后小半个月的时间,这盏心灯终于彻底蕴养回来。

而且,因为接受了神光心灯印法的缘故。

谢端阳无需刻意修行,但他在燃灯法门上的造诣,就水到渠成地有所进益。

身处密室当中,他终于可以不必遮掩自己在这上面的领悟。

只见心灯闪烁,并非长明不灭。

然而在这明暗变换之际,就有种独特的佛韵意境扩散开来。

整间密室,都好似化作他的场域,仿若被布下了道天然不过的阵势禁制。

纵然有什么厉害人物,能够无声无息地破开“颠倒五行阵”,潜入进来。

也定会会引起心灯之光的反应,比起谢端阳的强大神识,还要更为好用。

将玉简收起,红罗天炉放出,将心灯置于其内。

谢端阳心意一动,勾连心灯,为其起火。

灯辉流溢,将炉内空间尽数填充满盈。

做完这步,他没有急着在喷吐出本命真火,与心灯之火内外交济,直接开始祭炼。

而是张开双手,将金刚舍利子同白骨舍利分别摄入左右掌心,低头细细观察起来。

经过了小半月的光阴,然而白骨舍利当中的魔气却是不见有浅淡的迹象,反而像是彻底适应了新环境。

浸染到白骨舍利内内外外。

此事,乃是谢端阳刻意为之。

他最初打算,就是吸摄魔物当中的精纯魔气,拿来提升白骨舍利的品质。

既是如此,自然就不能过早以真火炼化,否则就是白费苦功了。

现在看来,效果似乎还不错。

白骨舍利的灵性显然增加不少。

放在手中,却给谢端阳种随时可能破空飞去的错觉。

只是,与之带来的。

则是白骨舍利原本已被拔除干净的邪意魔性,死灰复燃,而且越发炽盛。

心神投入其中,谢端阳耳中就似有奇异呢喃细语,眼前也恍恍惚惚出现幻觉。

一旦沉浸其中,体内原本静静流淌运转的法力就忽地激昂起来,欲要带擎着他气血肆意乱流,内火丛生。

反映出来,则是红罗天炉当中的心灯不复原本固定的变化频率,而是变得紊乱起来。

如果是换成定力差的修士,单单置身此种情境,就可能心生内魔狂舞而起。

但谢端阳却是干脆不理不顾,只当作是淬炼心境的大好机会。

看过了白骨舍利,谢端阳又自看向左掌托着的金刚舍利子。

果然与作为琉璃光明灯中,作为灯芯的那粒舍利子大有不同。

灯芯舍利,是修行的燃灯法门。

让人见了,便觉心安心静,似要烛照大千,摧破黑暗。

然而这颗代表着《明王诀》成就的金刚舍利子,则是给人种坚不可摧的刚强之意。

仿佛纵然万劫加身,也不能损毁其分毫。

不过,因为那位金光寺前贤高僧,毕竟是习练的燃灯一脉的《明王诀》入道。

两颗舍利中间,意境亦有共通印照之处。

只是,除去谢端阳这种对两路功法都有深入研究过的修士外。

哪怕换成是元婴境界的高僧大德,却也未必能够分辨出其中细微差异。

不过现在,不是探究这问题的关系。

谢端阳很快收回思绪,又自放回到面前的两物上。

先前,他就隐隐感觉白骨舍利与佛门舍利有着仿佛共通之处。

只是当时只入手了一颗舍利,尚还拿捏不住。

但是现在,又得了颗金刚舍利子后,谢端阳就再无怀疑。

这也给了他,在处理这枚白骨舍利时的许多灵感。

反手将那颗金刚舍利子收起,谢端阳两指拈起白骨舍利,信手抛出。

没有掷入红罗天炉当中,而是丢在空中。

谢端阳嘴巴微张,喷出道青青幽幽的本命真火,将白骨舍利当中包裹起来。

与此同时,他双手抬起连续变换诀印,带起一道道梵文符箓。

在空中纵横环绕,再将本命真火一并包裹起来。

符箓缓缓推进,与本命真火交织化合,最终化作片融融金光。

白骨舍利,被金光托举着,滴溜溜旋转不休。

这次,谢端阳不是用的鬼灵门的祭炼白骨舍利的法门。

而是参考了金光寺中,数种祭炼操控舍利的炼宝之术,应用到白骨舍利之上。

佛魔相逢,原本还表现得较为乖顺听话的白骨舍利陡变。

呜呜呀呀,发出无数声诡异莫名的鬼啸之音。

蓦然间,谢端阳眼耳感受到的幻觉猛然强盛数倍不止。

额头逐渐有细汗渗出,这是他渐自拿捏不住自身气血法力的象征。

但谢端阳却是面不改色,继续有条不紊地推进自己计划。

只是悄悄将《大衍诀》运起,护住自己心神。

一阵清凉之意流转而过,红罗天炉当中的的心灯再也不摇曳变化。

足足过去三个时辰,白骨舍利终于停止呼啸,安分下来。

而包裹其的金光,亦是逐渐缩小,最终只化作一层,渡将在白骨舍利表面,成为一层外壳。

金光灿灿的,格外喜人。

但谢端阳并未继续,继续抟炼不止。

又不知经过许久,那些金光已经彻底消失殆尽,全部沁入到白骨舍利当中。

此物,现在既不是先前的洁白如玉,亦不是后来的深幽如墨。

而是变成了种骨质的灰白色,毫不起眼,没有光彩。

瞧着,倒是十分接近于谢端阳最初从鬼灵门魔修手中从其夺下的模样。

当然,两者间的气息意境,却是有如天地之别,截然不同。

细心观察地看,还能看到,在其表面有着无数细若蚊须的符箓梵文在上缓缓游走。

好好把玩了阵,谢端阳这才将其重新用红绳串起,系在自己手腕上。

舍利当中的魔性,依旧没有根底,但却被他封了起来。

今后不用去管,每次搬运法力,调运心火。

白骨舍利外面的那层封禁都会与之呼应,细水长流地拔除殆尽。

处理完这件隐患,谢端阳放松下来,由着心灯在红罗天炉中静静燃烧。

自己则是再次翻出玉简,参悟起已经烂熟于心的《明王诀》来。

许多佛门僧侣,修行起此功来,分外艰辛。

除去因为这法诀本意是为肉身强横的妖魔所创,天赋不足外。

还有一重关键是此法过于刚猛霸道,近乎于魔功。

一般的僧人,自幼成长在寺院当中,很难适应这种心态的转变。

当然,谢端阳是没有这重碍难了,他亦是研究过不少魔功秘术。

也是因此,他才敢于应承神光要求的三年之内,将第一层练成。

“就是不知,这第一层修成后,对我有多么大的裨益。”

感受着法力、心神恢复到完美状态,谢端阳放下玉简,正式开始起《明王诀》的修炼来。

其实,这门功法的修习按说不必放到这么早。

等他结丹后再修习,也丝毫不晚,而且入手难度也会降低。

而且谢端阳也没打算将其修到太高深的境界。

在元婴之前,大约练到两三层也就足够了。

实在不必急于一时。

但是谢端阳依旧冒着些风险拜入了金光寺中。

主要还是与结丹有关。

结丹一关,将修士精气神熔铸一炉,经受天地之力洗练。

筑基修士之中,一百个也未必能够有一个突破结丹。

当然,他底蕴深厚无比。

“三转重元功”将法力提升到真元固化,又将地火青莲炼入本命真火当中,不输结丹。

神识方面,又有“大衍诀”之助。

也就只有肉身,还略欠缺些许。

一旦将《明王诀》修成,就是将短板彻底补完。

除非天地憎恶,运气差到极点,否则谢端阳想不到自己无法结丹的可能。

另外,《明王诀》还另外有重好处。

如果只是将其修炼到一两层的浅显程度,虽然对肉身增幅明显,但实力提升其实有限。

毕竟修士斗法,比拼肉身体魄强度的次数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基本都是倚仗功法、法宝之利。

除非将《明王诀》练到四五层,可以抵御法宝的地步,否则总是有所不行。

但谢端阳可没忘记,韩立最初修习《明王诀》,是为的什么。

盖因他与人斗法经历丰富,尤其是当年在乱星海布阵杀妖,等若于杀掉可数百名同境修士。

在不知不觉过程中,积累出一身的浓厚煞气,甚至有影响修行,化作心魔的趋势。

所以他才不得不远走大晋,寻找合适的佛门功法,以求可以化解煞气。

而“明王诀”,因为源出上古魔功的关系,在煞气处理上甚有其妙。

它不是直接消除化解煞气,而是将煞气纳为己用。

非但无害,反而倍增己身实力。

而谢端阳身上的煞气,虽不如韩立来得浓郁,但也十分惊人了。

要知道,他一路从天南闯荡到大晋。

与人妖斗法厮杀的经历,比起大半时间做宅男的韩立,绝对是高出许多。

只是因为,他没有小绿瓶配合诱妖草,可以让海妖源源不断地主动送上门来,所以有所不及。

但无论如何,这些煞气总也是个隐患。

能够尽早除去,是最好不过。

何况,借助《明王诀》,将煞气化为己用,还可以提升其实力威能。

到他这步,已经差不多算是到了筑基期所能达到的巅峰。

突破结丹后,已是一样,初期之中绝对罕逢对手。

再想提升战力,哪怕一点一滴,都十分困难。

而修炼《明王诀》,催运煞气,可以说是其中见效最快,性价比最高的一种。

由不得谢端阳不接受。

没办法,大晋实在是太大了些。

纵然自己有着结丹实力,可以跨境而战,但依旧不好混。

战力再强,也不过分。

心中想着,谢端阳已是摆起架势,活动起来。

《明王诀》是炼体功法,与一般的功诀修习起来大有不同。

一般修士,所做的就是打坐行功,不短搬运积蓄法力即可。

但《明王诀》除去这些外,同时还有着动功。

要求像凡俗间习武的江湖人士那样,勤练不辍,配合着丹药膏酒等,打熬淬炼身躯体魄。

在神光所给的玉简当中,就收录有两路配合《明王诀》修习的武学。

待到将其练到绝顶的地步后,《明王诀》第一层,差不多也就水到渠成地修成。

谢端阳在入道之前,就差不多将世俗武功修炼到了巅顶。

现在重拾起来,并不觉得生疏,反而倍感亲切,上手极易。

当然,说是武学。

但是这两路法武,繁复精微之处,决然不是世俗武功可以媲美。

其实依旧是练气功法。

谢端阳练着练着,倒是若有所思。

他当初入道,一夜步入练气三层。

是通过施展“七鬼噬魂之术”,将养炼数年的真气,还有精元血气等,悉数转化为法力。

当时他就有所领悟,所谓真气、血肉、法力等,终归是由弥散天地之间的灵气能量幻化累积而成。

只是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因为本质相同,所以可以相互转化。

在魔修门派当中,这点表现得更为明显。

魔修可以通过吸摄他人精气收割血肉等,精进法力,豢养厉鬼僵尸。

但现在来看,佛门或许走得更远些。

待到结丹之后有时间,不妨再将这研究重新拾起。

谢端阳对其也很是记挂,这些研究,也关系到他将来的一重大计划。

————

时光流转,静悄无声。

转瞬间,距离谢端阳拜入金光寺,也已过去两年半的时间。

因为常年闭关苦修,少与人打交道。

当初他入选“十大真传弟子”,被住持神光收作弟子的风头已经逐渐过去平息。

尤其是在神光又从全寺弟子中选了个练气级数的小和尚后,注意力就越发从其身上转移走。

然而谢端阳却是恍若未觉,只是一心苦修。

终于,《明王诀》的第一层,无声无息地修炼大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