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可以被毁灭,不会被打败的!

杜采歌深呼吸几口气,终于下定决心,登陆了自己的微博账号“海明威”。

自从前几天遭遇那场可怖的网络暴力后,他还是第一次登陆这个账号。

首先他注意到的,是高达410万的粉丝。

他很清楚地记得,当初自己下线时,粉丝数量是200万多点。

看来自己下线后,又迎来一波粉丝暴涨。当然,这些所谓的“粉丝”剖开来看究竟是粉色,还是黑色的,那就是两说了。

至于私信,那就没看的必要了,不排除里面有鼓励的、声援的话,但肯定九成九都是喷子,全部删除就是。

接着他的目光看到最新更新的那条动态,就是那条“你们骂的是林可,关我海明威何事”,下面已经有了超过84万+的评论,堪称恐怖。

要知道,就算是来自于杜采歌那个年代的某新情令老鲜肉,其粉丝之多简直已经能封疆裂土,殖民太空。

据说他有着2000万+的活粉,其微博动态评论数也不是每一条都能达到这个量级。

而且,那个年代,智能手机更加普及,人们参与微博互动的成本更低,该老鲜肉的微博动态肯定有少不了自家粉丝的支援打CALL。

而杜采歌呢?他很有自知之明,原主不是明星,肯定是没什么粉丝的;而他自己,现在也只有二三十万的书粉。

所以,这84万+的评论,不用说,肯定大部分是辱骂、嘲讽。

杜采歌觉得自己肯定不算玻璃心。

但想到自己一条微博动态下有着84万+的辱骂和嘲讽,还是有点要心肌梗塞的感觉。

至于以前发的微博动态,现在也增加了不少的评论,可想而知其中大半都是负面的。

定了定神,杜采歌还是打算看一看,究竟网友们说了些什么。

不得不说,即使有了心理准备以后,看到那些星号,那些各种绕开屏蔽词打出来的污言秽语,还是会让人心里发紧。

不过呢,真看得多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甚至遇到一些清奇的脑回路,还会觉得有些想笑。

扫了一会后,杜采歌就没耐心看下去了,大同小异。

总的来说,这些评论可以分为几类。

有他的书粉,或者路人粉来应援的。

比如有书粉说“支持海大,能写出诛仙、鬼吹灯这样的书,我相信你绝不会是以前媒体描绘的那样子,你其实是一个心底很柔软的人。”

还有路人说,“手动滑稽,好吧,你不是xx(林可已被屏蔽),你是海明威,我假装信了。BTW,‘光辉岁月’是我最喜欢的歌,希望你能写出更好的音乐。”

另一类呢,则应该是水军,带节奏的。

他们的措辞一般是:“人在做,天在看,xx你做了那么多恶事,休想蒙混过关。”

“都说娱乐圈很善忘,但是我们不会那么容易忘记。天网恢恢,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为自己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名字可以换,可是一颗黑心怎么换?你这样的恶迹艺人,就该被永远封杀!”

“你还有脸出现?谁给你的脸?还好意思写歌,你写你马呢!就不怕你写的东西教坏小朋友?”

可以说,措辞大多是优雅考究,很有煽动性。

还有一种呢,是曾经被林可摄影丑闻伤害过,或者和林可闹过绯闻的女星的粉丝。

这类人的发言就比较简单粗暴,无脑,无非就是“XX你个XX,你害了我们家XX,我去你XX个XX!”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也很难让人产生同理心。

看看人家那些水军,多敬业,措辞多考究,发的评论多么引人深思,能轻易调动路人的情绪。

最后一种呢,就是围观的吃瓜群众了。

其实这类吃瓜群众还挺多的。他们的发言五花八门,非常欢乐。

有人说:“有没有和我一样感到好奇的,当年曝出来的照片和视频就是全部了么?xx大大你肯定藏着私货吧!分享一下可不可以?我的邮箱是x”。

有人认真地分析:“诸位听我说,其实这件事,完全有可能是xx(被屏蔽)自导自演的一出戏。他淡出娱乐圈这么多年了,已经快没人记得了他了,所以他要通过这样一番炒作,来重新走入公众的视野。”

还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那么多音乐界的重要协会为xx发声,警察总部公开感谢,啧啧,总觉得这里面的水很深。而另一边,反xx的阵容也是空前强大,让人不得不生出一些猜测。别消停,继续闹下去啊!”

杜采歌想了很久,总觉得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撇开文抄公的身份不谈,至少他还是一名导演),这个时候必须说点什么,来体现自己的心情。

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对网络暴力的不妥协?对幕后黑手的痛恨?对原主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未来的坚定的决心和信心?

总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杜采歌起身,来到盥洗室。

看着镜中,自己气色不错的俊美脸庞,那细纹写出的沧桑,那满头半白的头发。

回想起刚刚穿越过来时,原主那苍白憔悴的样子。

总有点对原主的同情。

“你都已经这样了,他们还不放过你,”杜采歌喃喃自语,“而你,确实也软弱了点,你放弃了。”

“你确实做错了一些事,但你真的罪不至死。”

“你知道吗?在我的印象里,一个男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而你,却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所以你被打败了。”

“我不像你。我或许内向,或许不够强势。但我足够坚韧,那些人,如果做得到,尽管来毁灭我,但我绝不会认输!”

“我要代替你,发出不屈的怒吼!”

杜采歌迅速更新了一条微博:“对这件事,我不想再多说什么。即日起,在创世连载中篇‘老人与海’,这部中篇就是我对整件事的回应!”

然后他退出微博,打开一个QPR文档,找到脑海中他比较喜欢的《老人与海》的余光中译本,迅速地搬运起来。

这次他没有咸鱼,努力奋斗了几个小时后,全书四万三千余字搬运完毕,杜采歌立刻登陆自己的创世账号,抽取了前3000字创建作品,点击发布。

“那老人独驾轻舟,在阿兹特克湾暖流里捕鱼,如今出海已有八十四天,仍是一鱼不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