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七宝瞪大眼睛,赶紧捂住了嘴巴,那小模样真是可爱极了。佳慧看不够似的看她,内心情不自禁地涌起一股自豪之情。

是谁啊?到底是谁这么能干,竟然生出这样一个宇宙无敌的小可爱呀。

上辈子这个小可爱是怎么过的三岁生日,佳慧已经没有印象了。她在记忆中努力打捞,却并没有找出相关场景。很可能,七宝的三岁生日就跟平时一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毕竟那一年,他们官司缠身,又碰上孩子面临上幼儿园的重大考验,这给大人带来了双倍的焦虑。因为在海市,想上个好点的幼儿园,哪怕三岁的孩子也是需要考试的。

现在的七宝,终于不用像上辈子那样,在两岁多时就匆忙练习计数、对话和英语了。但佳慧却惊讶地发现,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相当不错了。这大概是身边总有人陪着她、跟她说话、同时也耐心听她讲话的缘故。只是在乡下呆了短短几个月,小姑娘的胆量就变大了,爱撒娇了,光凭这些,佳慧就觉得自己这辈子所有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那个不大的蛋糕,最后被大家分着吃了,吃得干干净净,都夸赞说味道不比外面买的差。只有两个刚偷过嘴的大人觉得不够香甜,拿勺子挖着吃了一小口,就谦逊地说饱了。

没想到,他们千瞒万瞒的,到晚饭过后,偷吃雪糕事件仍然东窗事发,——七宝从楼上垃圾桶里发现了装雪糕的塑料袋,举着去问冯小河:“爸爸,这是什么呀?”

冯小河蹲下来看着袋子,“是啊,这是什么啊?”他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大脑中却在疯狂搜索对策。

“这是雪糕吗?”七宝指着袋子上鲜艳的雪糕图案,引导着她的智障父亲,“这是装雪糕的,对不对?”

她还放到鼻子下闻了一下,冯小河赶紧拿过来,面露疑惑道:“装雪糕的袋子怎么会在我们家?是小老鼠拖来的吗?”

“我要吃雪糕!”七宝噘起嘴巴,看着她爹生气了,“小老鼠吃雪糕,我也要吃!”

“你看这里,这后面专门写了,”冯小河翻过袋子,指着上面一字一顿地说:“小孩不能吃雪糕,年满15岁之后才能吃雪糕……”

在房间偷听的佳慧同情地望着女儿,太狠了!真亏他想得出,吃口雪糕还得等12年……

刚满三岁的七宝终于吃了没文化的亏,她看着袋子上的字,沉默片刻,觉得无法在道理上取得胜利,便转身下楼,一边呜昂呜昂地哭,一边说:“大太太去买雪糕,让七宝尝尝……”

楼下传来大太太的脚步声和抱怨声:“说了今天不要惹我孩子哭,我看是哪个不听……”

佳慧默默地从卧室里面关上了房门。真是猪队友啊,她才不要管,谁惹的祸谁收拾!雪糕袋这种东西,怎么能公然地放进垃圾桶?不是没事找事吗?像她就很英明,那个袋子夹在《家常菜谱一百道》里面,她敢打赌,七宝不到三十岁绝不会打开这本书。

第23章 上学去

八月底一晃就到,香菇厂迎来了全年最忙的时候。

冯小河和佳慧每天一大早就去厂里,把各种原料扔进粉碎机里,粉碎成木屑。姑姑一家人有了空也时常来帮忙。一群人忙到晚上回来时,哪怕洗完澡,身上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木屑味。不过并不难闻就是了。

苗苗和两位太太在家里,则是又接到一个任务:训练七宝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作息。这尤其让苗苗感到无比自豪且责任重大。因此吃完早饭,她就把大妈刚买的小黑板挂到了树下,还搬好三把椅子,大声喊:“上课啦!上课啦!”

第一天上课,大家都还不是很自觉,除了七宝第一个跑来坐下,大太太和小太太都在厨房里磨叽了一会儿才过来。大太太甚至还提着一篮菜。苗老师有点生气了,批评道:“大太太同学,不能把菜带进教室!”

“哦,耗的!”大太太很配合地把菜篮提远了些,还努力使用了普通话。

“下面我要说‘同学们早上好’,你们要说‘老师早上好’,知道了吗?”苗苗小声交代,然后洪亮地道:“同学们早上好!”

下面的两老一小齐声说:“老师早上好!”

“同学们,手背好!”苗老师说完热切地看着大家,大家也都坐在椅子上热切地把她看着,两波人面面相觑,大樟树下出现了诡异的沉默。

片刻后苗苗努力示范,“要像这样,手背在后面坐好呀,还要说‘背好了’,知道了吗?”

“耗的老是!”小太太也一字一顿,相当认真地使用了普通话。

“我们重来一遍,”苗老师对她的第一份教师工作是非常尽心尽责的,“我说‘同学们手背好’,你们就赶紧把手背到后面,然后还要说‘背好了’,知道了吗?……七宝!你去哪里?”

正在向堂屋飞奔的七宝停下脚步,脸上出现竭力忍耐的痛苦,“报告姐姐……”

“要说报告老师!”

“报告老师,我要拉粑粑!”

苗老师无奈地看着她,“好吧好吧,快点哦。”

小太太也起了身,“保告老是,窝陪七宝去窝粑粑!”说着跟七宝进屋去了。趁此良机,大太太也赶紧把菜篮提过来,“保告老是,我先择一哈菠菜。”

苗老师能怎么办?苗老师只好百无聊赖地在大太太跟前蹲下,看她择菜。不一会儿,去屋里拉屎的一老一小回来了,小太太很欣慰地对大太太说:“我七宝很能干,今天都自己擦屁股了。”

“擦干净了没?”大太太看样子还很想就这个话题聊一会儿,被苗老师义正辞严地打断了:“请讲普通话!好了,我们接着上课。下面同学们来跟我唱儿歌,请你伸出左手,请你伸出右手,不对不对,七宝你伸得不对……”

又是一番忙乱的示范,为了帮七宝分清左和右,老师和其他同学都费了大力。七宝举着她的两只小手掌,左看右看,都看不出有什么区别。还没学会左和右呢,小太太又说:“保告老是,先火一点水再搞削习吧。”

说着她进屋去,给老师和七宝各端了一杯水,看着她们喝完。这个空隙大太太自然不会放过,赶紧又偷摸着择了一把菜。

一上午的教学就在各种停顿中过去了,成果还是有的,七宝现在知道离开座位要报告老师,‘拉粑粑’要说成‘上大号’,在唱认识身体器官的那道儿歌中,她能跟随歌声准确指出耳朵、眼睛、鼻子等的位置。中午佳慧和冯小河回家吃饭时,她和苗老师还现场表演了一下,获得了一大波彩虹屁,和每人一朵小红花,——不是彩笔画的,而是买来的那种亮晶晶的小红花贴纸,可漂亮了。没得到小红花的大太太和小太太还表示了羡慕。

日子一天天过去,漫水桥边的小菜园里,各种蔬菜也都逐渐长大,八月末他们收获了第一批西红柿,粉粉糯糯的,可好吃了。

小太太说:“这跟我们以前吃的味道差不多。不像外头买来的,吃着总是差了点味儿。”

大太太说:“可不是吗?没用一粒化肥,都是撒的草木灰,浇的大粪水……”

冯小河说:“好了好了,奶奶别说了,正吃着饭呢……”

叶子君的花也是在这段时间到的。傍晚佳慧骑三轮车到代提点拿货时,都被那几个大纸箱惊住了。里面主要是绣球和各种月季,光是四五年的大苗就有好几棵。佳慧把一棵“无尽夏”的绣球大苗栽在了大门外的石墙根下,把几棵月季和剩下的绣球小苗栽到院子的小路边和半坡处的台阶旁。然后她又和冯小河用木头在小桥前搭了个拱门,种了棵红色龙沙宝石的爬藤月季。又把那棵粉龙的爬藤月季随随便便地栽到了水渠边。

“这个怎么不搭架子?”冯小河指着粉龙问她,“不要厚此薄彼,是它做错了什么吗?”

“没有,”佳慧忍不住笑,把长长的枝条一根根理顺,“这棵等冬天我要搬楼上去的,就放七宝窗外的阳台上,先栽这儿让它长,地栽的苗子长得快。”

她还把苗子上的花苞都无情地掐了,外婆心疼地问:“好好的花掐它干嘛?”

“年纪轻轻的开什么花?”佳慧说:“都给我长苗,好好地长!”

他们的小院现在生机勃勃,路边的太阳花开得姹紫嫣红,重重叠叠。喇叭花被奶奶浇过大粪水后,藤蔓和花朵把整条栏杆都淹没了。台阶旁的长春花和夜来香一整个夏天都开着娇艳的玫红花朵,到现在仍然毫无衰败的迹象。还有七宝种下的那棵茉莉,已经第二次开花了(第一次是在姑姑家),绿叶间点缀着白色的小花,坐在堂屋里,都能闻得到阵阵香气。

菜地里更是葱茏一片,黄瓜架和豇豆架上每天摘下来的菜根本吃不完,青椒、小红椒和茄子也都一茬茬地成熟。在石墙上占据了半壁江山的扁豆藤,也结出了紫红色的豆荚。奶奶和外婆还在南坡上点了几窝南瓜和冬瓜,瓜藤爬了一地,绿叶间静悄悄地躺着十几颗半绿半黄的南瓜和粉绿的冬瓜。

八月底苗老师的教学终于告一段落,上十天时间里,七宝已经学会了独立上厕所,能够分清左右脚的鞋子,会穿裤子脱裤子,知道根据老师的指令做事等等。佳慧还在帮她和苗苗洗澡时,给她们普及安全知识,包括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小背心和小短裤挡住的地方不能让人碰等等。家里奶奶和外婆也早就把七宝上学的小被子准备好了,万事俱备,只等开学。

冯小河早就提前报好了名。乡下上学不用求人,让他和佳慧都大大松了口气。开学那天,他开着车,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往镇上走的时候,明显感到佳慧有一点紧张。趁两个孩子在后面聊天,他悄悄笑佳慧,“不会吧?上幼儿园还紧张?我看七宝都还好呢。”

佳慧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这男人,他知道什么!上辈子,他女儿上个幼儿园可是足足哭了小半年!每次都是佳慧送过去,每次都要看孩子在门口哭得撕心裂肺。这种体验她受够了,这辈子说什么都要让冯小河也经历几次!

“宝啊,别担心,你去就是吃个早饭,跟同学们玩一玩,然后再吃个饭睡个午觉,妈妈就接你了,知道了吗?”佳慧觉得自己越活越没出息,但又忍不住要碎碎念,“哦对了,睡完午觉还能吃小点心。唉,我都想去上幼儿园了。”

“还有小点心吗?”七宝果然激动了,问苗苗:“姐姐,有糖吗?”

“没有,有小饼干,有苹果。”苗苗很资深地回答。

佳慧从后视镜里偷看七宝,就见她很老道地点了点头,说:“吃完饼干妈妈就来接我了。”又补充,“就来接我跟姐姐了。”

“是啊,所以你……”佳慧迟疑了一下,说:“你不要害怕哦。”

冯小河很不赞同地看她一眼,佳慧心虚地闭了嘴,就听七宝说:“我不害怕。我怕的时候就去找姐姐。”

“不行哦,姐姐是太阳班的学生,你在星星班,你不要随便去找姐姐,出教室门一定要提前告诉老师,知道吗?”

七宝点头,“那我害怕的时候,就坐着不动,等你来接我。”

这也是佳慧教过的,在外面迷路了,要在原地不动,等大人来找她。佳慧颇感欣慰,还要再嘱咐两句,冯小河忍无可忍地打断了她,对七宝说:“我姑娘真棒!做得非常好!等会儿门口可能还有些小孩儿会哭,别理他们,那都是些胆小鬼!”

车在幼儿园附近停下,门口熙熙攘攘,全是送孩子的家长。隔着老远就听见哭声震天,佳慧都有点不想再往前走了。但不送也是不行的,冯小河抱一个牵一个,她还得拿两个孩子的被窝。一路就见好几个孩子在家长怀里哭闹踢打,“我要回家”的哭嚎声充斥在耳边,看了又好笑又让人心疼。

七宝倒是没哭,她被冯小河抱在怀里,瞪着大大的眼睛,神情凝重地左看右看。等到了教室门口,老师把门打开一条缝,一个老师接过被子,另一个老师笑呵呵地来抢孩子,手法相当娴熟迅捷,一看就有充足的对付新入学崽子的经验。佳慧赶紧露出大大的笑脸,还没来得及跟七宝说再见,门已经迅速合上了。惊鸿一瞥中,她看到七宝似乎想回头,屋子里还有好几个孩子,正坐在小椅子上咧嘴大哭。

“我说什么来着?”冯小河教育佳慧,“不看看我姑娘是谁,那是一般人吗?你看她哭了没有?”

佳慧牵肠挂肚,还想去门缝里瞅瞅,被外面的保安大叔大声喝斥:“那两位家长,送完孩子赶紧出去!这是第一天,下次就在门外接送了啊!”

佳慧忙和冯小河点头哈腰地解释,还有一个孩子没送到教室,这才赶紧送苗苗去了三楼。

楼梯上满是来来往往的人,从他们的神情就可以看出,这都是大班幼儿的家长们。因为每个人的表情都相当地轻松,简直可以说是喜气洋洋。熬了一个暑假呢,好容易把家里的小魔王们交回老师手上了,家长们终于解脱了呀。而一楼那些送完孩子还在四处徘徊的人们,则毫无疑问是刚入学宝宝的家长。他们的神情无不是忧心忡忡,有两位奶奶还抹起了眼泪。

佳慧下楼的时候,最终还是没忍住,躲到一楼教室窗户那儿,小心翼翼地朝里看。就见一群小萝卜头里,有哭的有喊的,有紧紧粘在老师屁股后面的,个个哭得鼻涕老长。只有她女儿,也没哭也没闹,正坐在桌边很认真地玩一个玩具。

冯小河也凑了过来,在看到女儿的表现后,他斜睨着佳慧,趾高气扬地从鼻子里发出一个音节:“哼!”

佳慧:……

在保安大叔的再一次喝斥中,她跟着冯小河朝外走,心里很欣慰,同时又有一点遗憾:这狗男人!运气也太好了吧!怎么轮到他的时候,孩子就不哭了呢?

第24章 种香菇

傍晚的夕阳照在半坡上。菜地里, 一位老人正站在?番茄架间,把红红的小番茄逐个摘下来;晒谷坪上, 另一位老人则认认真真地扫地。“刷——刷——”,竹扫帚划拉着水泥地坪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传出很远。

一辆车在?院门前?停下,佳慧打开车门,两个小可爱蹦蹦跳跳地下了车,冲进?院门。前?面的小短腿隔着老远就娇娇地喊:“大太太!”

老人从番茄架前?抬起头,脸上满是惊喜,“哟!我七宝上学回来啦!苗老师也回来啦!”

她提着菜篮子从菜地间穿过,走到小路边, 给两个孩子每人喂了一颗小西红柿,在?仔细打量孩子们之后,奶奶又一次发出了夸张的惊叹:“这?是小红花吗?哎哟, 怎么贴了这?么多小红花!我来数数, 一,二, 三,三朵小红花!苗老师也得了两朵小红花!哎哟哎哟,不得了!小太太, 你快来看看哟……”

奶奶陪着载誉归来的二人组上了半坡,果不其然, 晒谷坪上的外婆正等在?台阶旁,迅速送上了第二波彩虹屁。既然她们的吹捧是如此情真意?切,两个孩子当然越发要行事乖巧。苗老师自豪之下, 率先拿出了作业本,端坐在?大樟树下的小桌边, 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再去玩。七宝也跟在?姐姐后面,拿出两张草稿纸,哼哧哼哧地在?上面涂了很多圈圈叉叉,表示自己也有认真写作业。

不过幼儿园大班的作业实在?太少,苗苗很快写完了。两个孩子享用了今日份的蛋糕后,意?犹未尽,觉得很应该在?学业上再努力一下,这?样才能在?以后赢得更多的荣誉。于是苗苗拿出小黑板,在?上面用力写下了今天学的字母aoe,对七宝和?两位太太进?行了教学。

“啊——”苗苗用小竹棍指着字母教。

“啊——”对面的七宝坐在?小椅子上,手背在?身后,很认真地学。大太太和?小太太则不是很专心,一边跟着练习,一边抽空择菜。——晚上吃饭的人多,姑爹一家?都要来,她们得早作准备才行。

这?天晚饭吃得迟,上灯时分冯小河和?姑爹他们才从厂里回来,散发着木屑味道?的五个人先去洗了手脸,这?才坐到厨房的餐桌边吃饭。饭前?例必又问了两个孩子在?学校的情形,并奉送若干夸奖。孩子们脸上的小红花,到现在?还不肯揭下来,这?可是官方?盖戳认定的,要等佳慧郑重地拍过照片后,才能小心取下,贴到佳慧制作的表格中。以后数一数表格里的小红花就能知道?,她们这?学期得到了多少奖励。

晚饭奶奶炕了小鱼儿,一指长的小杂鱼洗净后,一条挨一条地整齐码放在?锅里,用小火慢慢煎,煎到两面焦黄才盛起来,嚼着吃又酥又香。七宝埋头苦干三条小鱼,又用嫩嫩的炖鸡蛋拌饭,吃了一大碗,这?才心满意?足地拍拍自己的小肚皮,说:“饱了!”

吃完晚饭,姑姑邀请苗老师回家?住几晚,“都在?大妈这?里住一个暑假了,也要回家?住几天嘛。爷爷前?两天都说想?你了。”姑姑情真意?切地劝苗苗,姑爹在?旁边适时作出幽怨的神情,“是啊,感觉好?久没?有见到我们苗儿了。”

佳慧知道?这?是姑姑怕孩子总住这?里,给自己添麻烦,忙说:“接回去干什么?明天还上学呢,一起接送还能省个人工,再说她俩回家?也是个伴儿。等过几天不忙了,我再带她俩回村里玩几天。”

奶奶也跟着把苗老师一通猛夸,对她认真细致的教学给予很高评价。佳慧听说后又奖励苗苗一朵小红花,姑姑和?姑爹便没?再说什么。倒是文琳笑道?:“妈,我也情愿在?大嫂家?住,这?边比我们村里干净,没?有苍蝇,蚊子也少些。咱们村头那?堆牛粪太讨厌了,不是说王家?的牛都卖了吗?怎么牛粪还不除走?”

也不怪文琳羡慕。这?边房屋经过改造后,卫生环境确实跟石桥南村不可同日而?语。北面的五格化粪池建好?后,粪便和?污水经过发酵沉淀,先是流经沙石土坑,坑里种着滴水观音和?美人蕉,经过植物根系吸收后,渗出来的水又被?水葫芦等植物二次净化。到这?时,水里已经没?什么杂质了。再流进?排水沟,被?旁边扦插的木槿花墙吸收,基本就不剩什么了。只有下雨时水量充沛,才会有水顺石墙边的排水沟流往小溪。

垃圾也是一样,佳慧专门在?菜园一角挖了两个堆肥池,菜叶菜根都扔在?里面发酵堆肥,上面盖子严丝合缝,外婆又打扫得勤,基本杜绝了苍蝇的繁衍。当然因为植物多,有几只蚊子在?所难免,但因为处处通畅很少积水,佳慧又在?坡上种了很多驱蚊草和?薄荷,相比石桥南村,这?里的蚊虫实在?算是很少了。

“哎哟,你在?城里呆了几天,就开始嫌弃农村脏了?”姑姑挖苦女儿,又道?:“牛粪是王老二家?的,他们愿意?堆在?树下头,咱们有什么办法?”

“琳琳想?过来住,就让她住呗,”冯小河给七宝挟了一筷子空心菜,道?:“晚上挨奶奶睡,又不麻烦什么。”

“那?不行,一个两个的都在?这?边住着,现在?都不肯回屋了。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们倒好?!”姑姑抱怨,又嗔怪道?:“都是你大哥大嫂惯的。”

“是不怨孩子,”奶奶出面主持公道?,“孩子们爱干净有什么错?这?边亲家?婆婆一天扫三遍屋子,里外抹得通亮。垃圾都倒在?那?下面坑里,有盖子搪着,一点苍蝇都不招惹。我这?里住惯了,别处也觉得腌臜。”

文琳立刻道?:“妈,听到了吗?外婆都嫌咱家?脏了!”

“我可没?这?么说!”奶奶瞪了挑拨离间的外孙女一眼,又说:“你妈又不懒,天天也扫屋子。就是村里有些姑娘婆婆们哦,有那?个打麻将的时间,垃圾都堵到家?门口了,也不肯扫一扫铲一铲!”

“我们村里什么时候也像大哥大嫂这?边就好?了,”文琳叹气,“茅房有盖子,垃圾也有盖子,到处都干干净净的,多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