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俞有些哭笑不得,索性直截了当地反问道:“殿下,您在暗示什么?”
李存勖道:“我哪里是在暗示,我这就是在明示好吗?我觉得,你和徐知诰之间,也许有点关系。”
肖俞道:“什么关系?失散多年的兄弟?”
说到这里,肖俞心里翻了个个儿。
徐知诰是徐温的养子,此事天下皆知。
知诰小公子仗义任侠,无论贩夫走卒、市井混混,都能折节下交,暗中收拢了不少江湖人士,为大都督助力甚多。许万里听到这里,暗中一笑,心道只是那些权贵之家笼络人心的小把戏,偏偏总有人当真。旁边那桌说得口沫横飞,提到前不久知诰公子单枪匹马去了一趟太湖,将为祸十几年的一帮水匪说服纳入大都督帐下,为大都督的金陵水师平添了三五百亡命的将士和十几条好船。大都督有子如此,何愁大业不成。
广陵将军徐知训,正是眼下淮南境内都督大人徐温的长子,也就是肖俞所冒充的淮南小公子徐知诰的长兄。当然了,由于徐知诰是养子,其实他与这位长兄的感情一般的很。尤其近些年各守一方,也难得见上一次面。但说道才具、名声,这兄弟二人相去甚远。淮南朝野上下一提到徐知诰,大都会称赞几句;而一提到徐知训,十个人里倒有七八个眉头紧锁,不好评价。原因无他,这位淮南头号将门子弟,性情骄横,贪财好色,没有一丁点儿的乃父之风。这么些年来,已经成了“子不类父”的活标靶。
淮南将门私下里流传着一句话,说是“教子莫学徐知训”。只是徐温精明一世,在这件事上偏偏灯下黑,只以为自己的长子不过是才具平庸些,性子急燥些,却不知在背地里做下那许多天怒人怨的勾当。为了历练他,前些年老吴王还在世的时候,就为徐知训求来了广陵将军的要职,驻扎在扬州城内。
早先小公子是大都督养子,世人尽知。可早年小公子年幼之时,流落乡间,最早是被老吴王遇到,老吴王见这孩子面相不凡,又很是聪颖,便带回府中收为养子。可那时老吴王府上几位公子都已成年,见凭空来了个兄弟,看上去还很得父亲宠爱,便多方排挤。老吴王无奈,只得将小公子交给大都督抚养,这才有了今日的徐知诰。大都督膝下虽然也有几位公子,但好歹容下了这个小兄弟。小公子原本姓李,与大都督夫人乃是同姓,夫人念在同宗之谊,又疼惜小公子自幼孤苦,便对他视若己出,由是,小公子对徐家感恩戴德,凡是尽心尽力。若非当年小吴王兄弟几个不能容人,那么今日的小公子本该是杨家的一大得力干将,也不至于弄得如今大权旁落。
这些年小公子徐知诰在外面扶危济困,无论三教九流贩夫走卒,莫不折节下交,未必不是徐温授意。此时的徐温,既要人心,也要人手。只是淮南这些年没有大的战事,徐温想要抓军权,就只能用些遮遮掩掩的手段,比如在金陵编练水军。这是个慢功夫,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