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教大唐名儒如何写小说!

《问剑红尘》最后一章:问侠骨李青归隐,道红尘雪女柔情。

经过了十三个月连载。

一共是一百零三万六千余字的长篇演义小说……终于完结了。

似乎,大唐天下很多读书人在看完这一期的大唐邸报之后,都松了一口气。

终于是追完了。

不容易啊!

就为了能够第一时间看到这一片的演义小说,他们都是守着大唐邸报。

只要是卖报小书童出来了。

他们就犹如群狼一样一拥而上。

身上也早就准备好了铜板,扔到卖报小书童的那布袋里面,拿了大唐邸报就走。

绝对不多耽搁一分钟。

然后,找一个茶馆,有甚至是一处樊楼,坐在那里,开始看着上面的问剑红尘。

如今,这一篇百万字的演义小说都传到了游侠儿的耳中。

他们也喜欢找一个茶楼,坐在那里听书。

要是那说书的不会讲这问剑红尘,他们直接掀桌子,不敢的。

好在,大唐邸报有张贴在告示栏上,一些说书的专门去抄录,然后背下来,最后讲给听书的客官们听。

要说这游侠儿最喜欢里面的哪一句话,那自然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一句话,就好像是赵王四言一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一句话,同样也是传世之佳作。

特别是问剑红尘里面的李青,从最初下山时候的淳朴,以及那般赤子之心,再到后来智谋无双,为护卫自己的国家,带着整个武林人士对抗外族高手。

那一战,也是看的人酣畅淋漓。

堪称一绝。

很多游侠儿都开始学着问剑红尘里面的招式和武学。

甚至是,有人觉得赵王陈平安就是一个真正的高手,他肯定会这里面的所有武学招式。

不然,这些内容又是怎么写出来的?

什么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游龙步、独孤九剑、绝世好剑、万象镇狱剑诀、先天剑气……。

里面对于这些拳法、剑法、拳招、剑招的描写也都十分详细。

看的人心潮澎湃。

恨不得自己也能够遇到这样一位高人,教会自己功夫,然后去行侠仗义。

有人甚至是根据问剑红尘的内容,受到了点拨,弄出来了梅花桩。

仅仅是三个月,就已经有学有样。

最后还来了个开宗立派,建立了什么陈氏梅花桩,说自己祖上就是那问剑红尘之中陈问州的后人。

还真的有人交了钱,然后学起来。

还别说,站了一个月的梅花桩,确实是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力气也变大了一些。

还有什么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真的有人说什么,自己学会了练气之法,要广收门徒什么的。

然而,去年的八月初,朝廷就发现了一点儿不对劲,有人在借此机会招摇撞骗,甚至是还真的建立了门派,然后广收门徒,形成了组织。

陈平安想要见到的是多一个文学载体,也就是小说家。

也想要见到,那些人没事儿了,就坐在茶馆里面听书,消遣一下,打法无聊的时间,也能给一些人多一个就业岗位。

这也算是丰富一下百姓们的娱乐生活。

不然,他们闲得无聊了,就会产生一些口舌之争,最后演变成为小动荡什么的。

陈平安可不想有人真的借助这一本小说,来一个开宗立派,形成了一个大大的组织。

若是那种专注于武学,锻炼一下学徒们的身体,自然是没话说。

可有一些,甚至是还形成了教义,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等,很容易就给学徒们洗脑,然后为他所用,那就不行了。

这种是必然要打压的。

陈平安不仅仅是在大唐邸报上面讲明白了,建立武官是可以的,但是若有人趁机引诱百姓作恶,又或者是引诱百姓们放弃耕作,整日里只知道练气,是绝对不允许的。

抓住一个,杀无赦。

大唐的风气本就尚武,如今有了一个问剑红尘这般小说。

而朝廷又允许建立武馆,招收学徒,教导他们拳法、剑法什么的,自然也是顺势而为。

这要是在宋朝,那绝对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是这问剑红尘演义小说,都可能不允许被发表出来。

“好一个侠骨柔情!”

李世民看完了问剑红尘的最后一章,不免称赞道。

说实在的。

他看完之后,也觉得陈平安写的很好。

特别是那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完全就符合了他这位帝王的心思,也符合了他的需求。

游侠儿本身就属于不太好管的范畴,想当年,他也算是一位绿林好汉呢。

所以,李世民也是很清楚,这一些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行事风格,也有着自己心中所谓的道义。

可问剑红尘这一本演义小说经过了大唐邸报的发表,从而被天下人所熟知,那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就被传遍了天下。

直接就引导着那些游侠儿行侠仗义,心中也会向着朝廷,向着真正的大义。

什么是真正的大义?

陈平安说了一个词……民族。

李世民也是深以为然。

也就在李世民忍不住,想要召见陈平安,问一问,这一本长篇演义小说的时候。

郭安走了进来。

“陛下,赵王觐见。”

李世民立马说道:“宣!”

陈平安抱着好几本厚厚的书籍,走进了御书房。

“臣,拜见陛下,陛下恭安。”

李世民抬手道:“免礼,快过来坐。”

陈平安先是把手中的书籍放在了李世民身边的桌子上,这才又行叉手礼,最后才坐下。

李世民却已经翻看起来陈平安抱来的书籍。

这些竟然也都是演义小说!

“这些,都是你写的?”李世民一边翻看,一边问道。

陈平安回道:“陛下,这些是别人写的,有几位大儒,还有一位大学士。”

“他们写了一章开头,就给秘书监那边送稿。”

“臣则是早就和秘书监打了招呼,只要是有人送这种长篇的章回体演义小说的,就把稿件送到臣那里去。”

“臣看了之后,就联系了这些人,邀请他们一起商讨。”

“教导他们该怎么写章回体小说,如何形成一章一章的内容,又该怎么写出伏笔,该怎么设定大纲,以及小说内容的时间背景等等。”

“教会了他们之后,再让他们回去慢慢地写,写完一本,再进行修订。”

“这才有了陛下身边放着的这几本演义小说。”

李世民听完,点了点头。

又翻看了一下,每一本都看完了第一章,有的会看到第二章。

但是却没有继续翻看第三章的兴趣。

第一章写的很好,可以说,能够和陈平安的水平差不多了。

可是这第二章就俗套了。

到了第三章就有一些不知所云。

当然,能够被陈平安挑选出来,还能够写到最后,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勇气可嘉!

怎么说,这些也都是每一个人的心血呢。

“都不如问剑红尘。”李世民合上了手中的书,说道。

陈平安回道:“陛下,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写,以前所做都是诗歌,那里会写这般长篇大论。”

“能够坚持写下来,还写出来一个结局,已经很不错了。”

李世民则是问道:“怎么,你想要把这些小说放在大唐邸报上面报道,让天下万民都看一看?”

陈平安点头道:“是的,既然写出来了,肯定是要让人都看一看。”

“臣如今正在将作监那边攻克蒸汽机技术,也没时间写长篇小说。”

“不如把这些放在大唐邸报上面进行连载。”

“这样一来,也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写小说,同时,秘书监那边还能对这个小说的稿件进行定价。”

“以一千字一个铜钱来定价,让那些读书人都能够写一写小说,赚一点钱。”

李世民却觉得不太可行。

读书人向来是视金钱如粪土,他们怎么可能会接受这一点呢?

“给钱?”

“我觉得他们可能会不肯收吧?”

“这么做,无异于打脸。”

“那些名儒向来都是视金钱如粪土,他们知乎名誉、声望、面子。”

“给他们钱,那就是打他们的脸,不给他们面子。”

“用那些名儒的话来说,读书人的事,怎么能以钱财来衡量呢?”

陈平安则是给李世民讲述了某一位弃医从文的大作家。

用他的话来说,学医救不了国。

李世民听完那段历史,沉默了一会儿。

“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小说,竟然还有着这般大的作用。”

什么是舆论向导?

陈平安以前用报纸来作为例子,其实还不够深刻。

应该给李世民讲述一下报纸的起源历史背景故事,以及报纸的出现带来的影响,最后形成的成果,才算是真正可以让他了解到报纸的作用。

如今,陈平安用了那位大作家来讲述小说的到达的效应。

也算是让李世民认识到,一个小说,若是用的好了,不亚于他宣传十年的仁政。

毕竟,还有一个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呢。

例子还是比较多的。

“陛下,臣算是一个变数。”

“如今随着将作监那边的科技发展,再加上,大唐的综合国力在提升。”

“外部的压力变小了,甚至是没有了。”

“而我们又修建了官道,方便了百姓们的出行,还有一个大唐邸报,也方便了信息传递。”

“民智在提高,百姓们也在逐渐觉醒。”

“故此,像是韩愈这种在文学上的革新,是在所难免的。”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先一步引导,用这些充满着侠与义、道德与人性等等的小说来引导百姓们的风气。”

李世民回道:“嗯,既然如此,那就让大唐邸报发表这些小说吧。”

陈平安行叉手礼道:“喏。”

李世民起身,走到了御桌边,伸手拿起桌子上的几个奏章,又走回来,放在陈平安身边的桌子上。

“看看吧。”

“我当初把琼州交给你,就是想要看一看,你口中的那个新都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没有想到,你真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说实话,对于这件事情,我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我看到了这些奏章上描述的对于琼州的各个方面的调查情况,还是不免有一些意外。”

李世民当初想要给陈平安封地,询问了陈平安的意思。

陈平安表示既然如此,那就把琼州交给他。

这个被称之为天涯海角的地方,也是重犯流放之地,被称之为罪恶之地的地方。

其实还是一处宝地。

陈平安拿过来看了看。

这些内容,他这些年来也在关注。

毕竟,琼州是他的封地。

“陛下,这种发展方式以后可以适用于每一个州郡,但是也不能生搬硬套。”

“也要因地制宜,地方上的发展本身就应该要符合地方上的特色。”

“琼州之地有椰子、桂圆、凤梨、红果等水果,不管是制作成为果脯,还是制作成为罐头,又或者是果汁,都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欢迎。”

“琼州之地的发展主要还是以当地的特色产业为主,也是主要依靠琼州这一块地。”

“其实,岭南东南海边,也有不少地方适合种植一些特色水果,还有昆州适合种花……。”

陈平安说了很多很多的特色产业,这些地方完全可以以这些特色产业作为商业发展基础,从而带动农业、商业、工业的发展。

有一些地方,甚至是可以做到垄断整个行业。

李世民也都是一一记在了心中。

……

不过几天。

大唐邸报上面,再一次开始连载章回体的长篇小说。

不过,细心的人发现,这一次的作者并不是赵王陈平安,而是一位大儒。

第一章,写的还算是可以。

不少这位大儒的弟子们都写了书信回去,聊表关心和问候。

毕竟,这位大儒的名字出现在了大唐邸报上,那他的名誉和声望也算是有了。

他们作为大儒的弟子,岂能不抱一抱大腿?

远在贺州的令狐德莱看完了大唐邸报,愣了好一会儿。

“竟然真的发表了!”

他以前看到赵王陈平安所写的问剑红尘,就想着,自己要不要也写一写。

他很喜欢编撰史书。

看了赵王陈平安的长篇小说之后,他又起了心思,要不要也写一篇。

只不过,他的史书还没完成。

如今又被李世民给扔到了贺州,辅佐魏王李泰一起治理贺州,也就更没时间了。

最后又觉得,自己写的不怎么好,估计也不会被看中,所以就放弃了。

没有想到,真的有人写出了小说,然后还发表了。

令狐德莱又有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我也要写!”

最后咬咬牙,放下了大唐邸报,直接坐在了书桌边,提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