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规划!

李世民坐下之后,才开口道:“众卿,免礼!”

大臣们直起身来,就又听到李世民吩咐道:“郭安,把它抬进来。”

众人一时间有一些好奇,要抬什么进来?

纷纷都是微微躬身,低着头,瞄着大殿门口的方向。

似乎,都想要第一时间知道陛下这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他们也好第一时间想一想对策。

毕竟,大家的手中也都拿着他们这几天准备好的良策,想要一搏圣心呢。

陈平安也有一些好奇。

这些事情,李世民也不太会事先都要和他说到位。

不过,很快。

郭安就带着人走了进来。

后面则是两位侍卫,抬着一个物件走进了大殿。

众人这才看清楚,原来是一份地图!

这一份地图,他们以前也看到过。

甚至是专门从大唐邸报上面剪裁下来,又让人照着上面画了一副比较大的,就摆在书房中呢。

那也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

当初,赵王陈平安第一次提出浑天说不久,就直接把这一副大地地图给画出来,放在了大唐邸报上。

那一期的大唐邸报可是卖的非常多。

大家也都是为了这一份大地地图来的,买回去之后就剪裁下来,又或者是有钱的,请了一个画师,专门画了一副更大的。

侍卫把有着两米高的大地图,放在了大殿的一测。

站在前面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可以看到的,只有后面的官员,可能距离远一些,有点儿看不清。

李世民指了指地图,说道:“众卿且还记得这一副大地地图否?”

崔民干立即开口道:“回陛下,臣等还记得。”

往常,这么积极回复的人,可是另有其人。

只不过,这一次的大朝会,他不在。

李世民环视了一下。

其实,就算是这些官吏们不记得,也不要紧,因为现在就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众卿,这就是大地地图,可以看一看,大唐在这东胜神洲的东土之地。”

“以西域天堑为地界,东边是东胜神洲,西边就是西牛贺洲。”

“在这东胜神洲之北,其实还有一片广袤的大地。”

“只不过,这个地方更北一些,寒冬的时长自然也要比我们大唐要长很多。”

“但是这里也并不是一直都是一片冻土,在这里,有着冬夏两季。”

“故此,在这里必然也有人。”

“朕今日要说的第一件事,那就是让突厥和高句丽一起组成商队,把我们大唐的货物送到极北之地,换取那里的黄金、白银、铜、铁矿石等。”

这是要开发第三条丝绸之路了。

陈平安可是还记得,在这极北之地的地方,其实也是有着丰富的资源。

特别是黄金的产量非常高,白银也名列前茅。

毕竟,这里的疆域辽阔,自然不缺这些个物资。

而大唐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还有如今发电机、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以后需要大量的铜。

也需要黄金来作为金丝,以作电线。

因为现阶段,发电机的动力不是很足,不可能用铁线代替的。

而大唐产铜量并不是很高。

再加上,这些个资源,完全可以留在这中原之地的地下。

大唐以轻工业、重工业发展为基础,用货物来换取其他地方的资源。

这在现阶段而言,也算是双赢的局面。

大唐生产了布匹、丝绸、白盐、食料、香料、玻璃、白酒、葡萄酒、罐头等等,也都是周边番邦们都需要的物资。

而黄金什么的,对他们而言,恐怕也就是一个石头。

要之也没什么用。

反倒是大唐这边就可以用铜和金来作为电线,用银子来作为银币,甚至是可以储存起来,慢慢地用。

等到社会机制更加稳定,也更加完善了。

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商业的发展,甚至是让百姓们拥有一个更长期的、固定的、超大额的资产。

说白了。

也就是房地产。

虽然很容易有泡沫,但是这个泡沫最起码也要很多很多年吧?

毕竟,以大唐的综合国力已经帝王制度等情况,经济再怎么发展,也是有着政·治的约束力。

先把路子铺出来。

至于这条路最后能够走多远,那就要看子孙后代们了。

李世民一上来的第一时间,就是让突厥和高丽组建商队,去趟一趟极北之地的水。

这和在高句丽、东瀛组建码头,去北俱芦洲趟一趟水,是一样的道理。

而在这件事情上,大臣们也不会反对。

要是以前,肯定会有一个重农抑商的先天条件摆在所有人的面前。

但是现在不同了,幽州、营州等地开垦出来不少荒地,东南之地的粮食产量也提升起来了,还有淮南、岭南等地。

再加上,还有一个土豆和玉米,经过这些年的播种,也是年年都丰收。

重农抑商的先天条件成为了必要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这个国策依然还在施行。

商贾们是在变多,但是粮食的产量没有减少,反倒是还在增加。

还有一个就是农工多了。

大家也没必要放弃耕种,去当个行脚商,走南闯北的。

行脚商中真正能够发家致富的人也不多,没那能耐,很容易就被吃干抹净了。

很大一部分的老百姓,还是喜欢安分守己的。

喜欢冒险的永远都是年轻气盛的少年郎。

这一条,大家也都是一致通过,没人会反对。

李世民又说起了第二条。

“这几日,朕也在召见诸卿问政。”

“最后得到了一个策略,那就是在高句丽和东瀛之地建立码头,组建海商商队,前往北地探路,寻找可以到达北俱芦洲的航海路线。”

“朕觉得这件事情和第一件事情,可以一起谋划。”

这个点子,其实是陈平安提出来的,然后被房玄龄等人优化了一下。

故此,他们在面对李世民问政的时候,都聊到了这一点,也都是有着自己的不同见解。

李世民自然是择中取优,制定了一个探路的章程出来。

郭安在李世民的授意之下,拿出了已经准备好的章程,一共抄录了四份。

两边各两份,进行传阅。

具体还是三步走。

高句丽属于战后重建状态。

东瀛那边,有着马周、苏定方还有大唐海军压境,要赔偿,割让东瀛南方一半的地方。

现在还不知道结果如何。

但是想来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东瀛在这一战中的损失相对来说,不算很大。

他们是看到情况不妙,就立即逃走了,顺道,还抢了一波高句丽的子民。

沿路一边逃,一边烧杀抢掠。

可以说,这些人直接拉足了高句丽百姓们的仇恨。

唐军追着过来,抓住了一些东瀛的武士,当着高句丽的百姓们面前直接斩首。

也算是给他们报了仇了。

不仅如此,唐军所过之处,纪律严明,还有会高句丽的语言的官吏随军,当初宣传大唐的政策。

什么天朝上国爱民如子。

如今大唐的大军来了,你们的靠山就有了。

大唐是来给你们报仇的,是来给你们一个公道的,是来惩恶扬善的。

等到唐军开始真的主持公道,专门去敲那些豪族的家门的时候。

高句丽的百姓们真的相信了。

这边属于战后重建,不过,大唐这边在思想的教导下,做这种事情也是手到擒来。

东瀛那边迫于大唐天可汗的压力,这一战又参与了,还输了。

不给赔偿,肯定说不过去。

故此,第一步永远都是安抚民心。

大唐要让所有百姓都能够感受到公道,也要感受到温暖,还要吃饱穿暖。

民心不定,就算是建立了码头,也很有可能引起当地百姓们的不满,从而反抗大唐。

武力是解决番邦反叛的第一步,仁政才是真正能够治好一个地方,得民心的第二步。

一味地打压,最后换来的将会是强烈的反抗。

这一点,陈平安在前世也是看到了很明显的例子。

李世民听了陈平安的讲述,也觉得用武力镇压,不如用仁义教化。

这第二步,那自然是资源和政策的倾斜了。

在高句丽建厂、建学校、修路、建盐田、开矿等。

这一步,叫做东北大开发。

黑土地上要种出金子来。

那么一大片的黑土地,最适合用来种玉米,怎么能够浪费了呢。

第三步,才是建造码头,组建商队,让高句丽的新晋上层豪族们,带着这些货物扬帆远航。

有了这三步。

大唐对于高句丽的治理,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章程。

该怎么做。

上面写的一清二楚。

大臣们看完之后,也都是议论纷纷。

他们在这些大方向上,也准备了一些建言呢。

李世民在章程穿越完毕之后,就开口道:“此事也要集思广益,需要步步为营,走一步,看三步。”

“毕竟,高句丽那边的百姓们也是第一次接受大唐的治理。”

“故此,不能让他们觉得大唐的吏治还不如盖苏文时期的吏治。”

“在人选上,朕希望尔等能够为国为民,以大局为重。”

说完后,环视了一下。

最后停在了房玄龄的身上,问道:“房卿,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房玄龄上前,躬身道:“陛下,近日,臣于朝中内外,悉心察访,得遇一人,才情出众,品德高洁,实乃国家之栋梁,社稷之良辅,特向陛下举荐之。”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没有想到还真有,便问道:“哦,是何许人也?”

房玄龄答道:“此人姓上官,名仪,字游韶,祖籍陇西,家学渊源深厚,自幼饱读诗书,文章华彩,辞藻斐然,时人皆赞其有相如之才,子建之风。”

“更兼其性情温良,处事沉稳,于朝政之事,常有独到见解,而又能以大局为重,不徇私情。”

“臣以为,上官仪若得陛下擢拔,委以重任,必能为陛下,治理好高句丽,使高句丽地方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其文才武略,定能助陛下开创一番盛世景象,垂范后世。”

“故臣斗胆进言,请陛下不拘一格,破格录用上官仪,赴高句丽治理一方,皆能发挥其才,造福苍生。”

“望陛下圣裁,采纳微臣之谏言,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臣等亦幸甚!”

李世民高兴地道:“想当年,房卿举荐薛收,朕得一大才,可惜天妒英才,不然,朕还会得一良相,实乃可惜。”

“这些年来,倒是很少见到房卿有举荐谁了。”

“今日能对一位秘书郎有如此美赞,必然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朕允了!”

房玄龄连忙躬身道:“陛下英明。”

其实,看过史册的李世民也对上官仪有一些了解。

李治时期的那些个重臣们,他也都铭记在心。

上官仪、褚遂良、许敬宗、李义府、高季辅、张行成、韩暖、来济、杜正伦、刘仁轨、刘祥道等。

可都在李世民的那个小本本上呢。

哪一些人可用,哪一些人不可用。

李世民的心中都有数的。

上官仪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文官,却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官吏。

在这朝堂之上,他这种人是很容易被吃干抹净。

所以,还是让他去地方上,去高句丽那边,为大唐治理高句丽。

这才是真正的物尽其用、人尽其贤。

还有一个褚遂良,如今在御史台那边,已经有了魏徵的半个影子。

还有一个许敬宗,在恒州那边辅佐李恪,其所作所为也算是深得李世民的认可。

或许,这就是献媚之臣特有的能耐。

许敬宗似乎很快就猜到了李世民的用意,也就顺着李世民的圣心,帮助李恪治理好恒州。

去营州的时候,李世民没有在恒州逗留。

但是凯旋之时,却特意提出了,要在恒州休息半天。

这对于李恪来说,就是莫大的肯定。

李世民也单独召见了许敬宗。

至于君臣之间到底说了一些什么,也就没有人知晓了。

李世民这是想要把那些原本在李治时期开始崭露头角,最后成为重臣的那些人,现在就开始慢慢地提拔起来。

因为一代新人换旧人。

李靖、尉迟敬德、房玄龄、魏徵等这些人也都老了,随着大唐的发展越来越昌盛繁华,政务也就越来越多,事情也就越来越多。

他们确实是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故此,要有有能力的人可以被任用,被历练,被提拔,最后辅佐皇太子治国理政。

李世民要给李承乾留下一个可以用的顺手的班子。

以后,他还要把武则天、李隆基时期的那些人,也慢慢提拔起来,又或者是告诉李承乾,让他帮助下一位皇太子建立一个可以用的顺手的班子。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人可能会不存在了。

这也是陈平安的话。

一件事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伏线很长很长。

再过三十年。

史册就真的成了另外一个时空的史册,而不是这个时空的史册。

李世民以前不太明白。

现在多多少少也能想象得到了。

李世民又看向了魏徵,魏徵站出来,举荐了韩暖。

就这么举荐下去。

最后定下了一百二十七位官吏,前往安东都护府,也就是高句丽,为大唐治理安东都护府。

等到这些人到了,长孙无忌也就算是有了人手。

李世民不打算把长孙无忌一直留在安东都护府,毕竟,他也是有着前科的。

最多也就一年的时间,等到明年的年初,就给调回来,换一个人去安东都护府为大都督。

而且,如今,长孙无忌留在了高句丽。

朝中也就缺了一个重要的大臣,坐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

李世民其实心中也已经有了人选。

那就是高士廉。

在蜀中任职的高士廉,为大唐开垦出来一个天府之国。

功劳很大。

理应回到朝堂之上了。

等到治理高句丽、东瀛,还有组建商队,前往北地、北俱芦洲探路的国策商讨完毕。

就是这官吏官职的重新洗牌了。

毕竟,像是上官仪这些人,他们原本都是有官职在身的。

把他们调去了安东都护府,也要有人接替他们的位置,那么,以前那些进士,被安排在地方上治理一方的县丞什么的,都可以提一提了。

李世民开口道:“朕闻古之良臣,以安邦定国为己任,高士廉卿家便是其中之佼佼者。自高士廉奉命镇守蜀中以来,勤政爱民,智勇双全,实为朕之股肱心腹。”

“他在蜀中,不仅平息了地方之乱,更使百姓安居乐业,农耕得以恢复,商贸日渐繁荣,实乃蜀地之福,国家之幸。

“高士廉之治蜀,不以苛政扰民,反以宽仁待之,深得民心。兴修水利,灌溉良田,使蜀中成为天下粮仓之一;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选拔贤能,为国储备栋梁之材。高士廉之德政,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令蜀中旧貌换新颜,朕心甚慰。”

“且他在蜀中,又能妥善处理与周边部族之关系,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边疆安定,百姓免遭战火之苦。此等功绩,非大智大勇、心怀天下者不能为也。”

“朕观古今,能如其人者鲜矣。高士廉卿家,真乃国之栋梁,朕之肱骨也。”

“故此,朕将会加封他为吏部尚书,择日会京师述职。”

朝堂之上,短暂的沉默了一会儿。

最后,还是魏徵站了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