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论杭州的经济建设与未来发展

事情商量完,刘老板本想叫上几个姑娘上来作陪,被李青云严词拒绝。

徐叔和身后几个护院家丁面露失望。

“徐叔,有些事还得麻烦你去谈,你先留在这,和刘老板他们谈上一番。”

李青云再看几名护院,笑道:“此地鱼龙混杂,你们几人一齐留下保护好徐叔。”

徐叔面露迟疑:“少爷你的安危……”

“我与小杨公公一道回去,你们去玩罢,别走漏了风声,传到内宅里闹得不安宁了我可不管。”

“少爷放心。”

不多时,李青云也与杨果一同坐轿子离去。

杨果是个太监,太监上青楼本就是怪事,太监夜宿青楼也干不了什么,于是干脆护送李青云回府。

轿子宽敞,隔着帘子能看到外面繁华无比的夜市。

织造局的牌子无人敢拦,这一路也畅通无阻。

轿子上,李青云瞧着杨果问道:“小杨公公这姓可是本家的?”

“干爹给改的。”

“那就是杨公公器重于你。”

杨果:“李提举说笑,尽心伺候干爹得来的罢了。”

“读过书?”

“宫里出来的,做得干爹的手下,怎么都要读点书,只是不如李提举这般能考中进士,天生的读书种子。”

杨果说话好听,不出两句都是些夸人的话,让人听得如沐春风。

“今晚有劳小杨公公操心,叫来这么些人。”

杨果:“都是分内的工作,平日里我与他们接触也不多,都是我的干儿子在和他们对接,今天这事是干爹嘱咐,自然要尽心尽力,况且,就算咱家不在,以李提举的身份和手段,压着他们也是绰绰有余的。”

李青云有些愣住了,这般年轻的杨果也有干儿子。

这太监都这么喜欢找人当儿子使唤的吗?难怪吕芳能被叫做老祖宗,这一辈接一辈,还真成老祖宗了。

而且,这杨果也实在太会说话了。

暗里提了一嘴这事表示自己对这事的看重,也表示这件事在他的能力范围里,能够摆平,最后还不争功,话语间又抬了李青云一手。

“以后也得劳烦小杨公公多照看着。”这个时候李青云应该抽出几张千两银票表示一下。

但这可是大明,只有狗都不用的宝钞。

这年头送个礼都要大箱小箱地送,着实不便。

杨果:“李提举放一百个心,这事咱家一定会亲眼盯着,有事绝不含糊,有麻烦也绝对沾染不了您半点。”

李青云:“小杨公公办事,我最是放心的。”

杨果:“咱家还好奇,李提举想怎么整治这杭州的下九流,这么些年了都是这么过来的,突然一改,怕是会闹腾。”

他又补充道:“闹腾也是小事,这些下九流的人怎么闹腾也翻不了天。”

当然是把一切都纳入官府的监管范围。

一切行动都要在官府的指示下进行。

杭州城作为大明经济最发达地区,是历史课本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写照。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官绅商贾,皆结妓蓄姬,高烛吟唱,构栏瓦肆,昆曲评弹,唱说风流,销金烁银,烹油燃火。

李青云要给这熊熊燃烧的火焰添一把火。

繁荣的经济是一切的基础。

想要改造大明,不让大明走上原来的老路,改革之事势在必行。

而改革不是请客吃饭,是大胆试验,小心验证。

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然后在诸多方略中寻找最适合的那一个。

繁荣的经济能够撬动封禁古老的政策,松动社会风气,倒逼上层建筑的改革。

正如改稻为桑,每年多出来的几十万匹丝绸,光凭那几个西洋商人不可能一直吃得下。

随着产能的逐步增加,对打开海外贸易市场的需求就会愈发强烈。

海禁政策就会变得更加不合时宜。

就算没有改稻为桑,没有李青云刻意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大明都在慢慢走到了这一步。

只是在下一步被按下了停止键。

这一切都是经济基础还不够强大,还没有培养出维护这个新现象的阶级,没能完成对上层建筑的改造。

就被保守的旧势力扼杀在摇篮里了。

李青云要让这股力量变得更强大,然后为他所控,按照他的想法去冲击,去改变大明的其他境况。

他胸中有千言万语,万般韬略,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但轿子里的那人是个太监。

只是个太监。

他怎么会懂自己想说的,想做的。

整个大明又怎么会有能理解自己心中所想的人。

想到这里,一股孤独感包围住了李青云。

半晌,李青云只说出一句:“小杨公公瞧着便是。”

之后便不再言语。

杨果是个识趣的,也没再问,聊起其他事情。

到了官署,李青云下轿。

临别时,杨果在轿子中探出头说道:“李提举,咱家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但还是给你提个醒。”

“那罗龙文最近联络了不少杭州的乡绅,咱们这得了消息,他们打算在臬司衙门和巡抚衙门那闹事。”

“事不关织造局,也不牵扯李提举,这话我也就随口与你提一嘴。”

李青云沉默少许,回道:“谢谢小杨公公,李某记下了。”

杨果微微一笑,坐回轿子。

罗龙文也终于要有动作了,这也是意料之中。

杨果有自己的算计。

他的提醒完全是自己的私心,他想与李青云交个好。

毕竟织造局收到消息,只要不关织造局的事,也不影响到织丝绸,对于两党内斗,他们一向是乐见其成的。

李青云也承这情,虽然他可以置身事外,但目前清流还是他明面上的挡箭牌。

让清流,让赵贞吉承个情也是个划算的买卖。

自以为置身之外的李青云没有预料到,随着那道圣旨一同南下的不止严嵩的信件。

严世蕃的指示在随后的一天也到了罗龙文手中。

严党旧时的党魁确实已经暮气沉沉,但是他的儿子年轻力壮。

这个年轻好斗的小阁老充分继承了他父亲严嵩年轻时的风采,他不甘心于在浙江的失败,圣旨的意味不明让他觉得有可趁之机,全然忘记了在浙江受过的教训。

书信下江南,妄图颠倒乾坤。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