臬司衙门随着谭纶话音一落,顿时变得如同死寂般的安静。
罗龙文脸上红一阵,青一阵。
他咬着牙说道:“我有圣旨,有巡察之权。”
谭纶:“我并非违抗圣旨,我认为罗御史在巡察工作上有了重大的工作错失,已经向内阁禀报。”
“在没得到回文之前,我拒绝配合你的巡察工作。”
“谭臬台,你可清楚你在做什么,你以为这么说就能掩饰你违背圣旨的事实吗?”
这句话言外之意就是,你谭纶会因为此事,断了入阁为官的可能。
谭纶停顿了一会儿:“罗御史言重了……”
话还没说完,外面有人通报,巡抚衙门来人。
“罗御史在这儿就好,有圣旨,在巡抚衙门,有请谭臬台,罗御史,李提举和海知县前去领旨。”
几人一愣,猜测定然是通倭一案有了结果。
罗龙文心里隐隐有不祥的预感,因为他准备的更多证据此时应该都还没到京师。
如今不需要了,结果可能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坏消息。
巡抚衙门里,几人老老实实跪作一排。
“天子诏曰:内阁已收有关知县李青云与海瑞通倭一事,经查实,实乃荒谬不实之言。二人俱为我朝能臣,上承天命,下抚百姓,应立即官复原职,维稳浙江局势……”
罗龙文在下听着,心都凉了。guqi.org 流星小说网
圣旨里虽然没有申饬他的字眼,但话里话外都是对他的不满。
也是一种敲打,你罗龙文别在浙江搞事了,尤其是织造局的事。
“臣,领旨。”
几人起身,谭纶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说:“罗御史,今日之事,如何啊?”
罗龙文不作言语,当场拂袖而去。
只剩赵贞吉谭纶几人在场。
心里畅快的谭纶放声大笑:“我笑那严世蕃无谋,罗龙文少智,百般谋划,就要全盘皆输。”
他转头对赵贞吉说:“赵中丞,快快上疏,我们参那罗龙文一本,我们趁热打铁,有了供词,又是一个打击严党的好机会。”
赵贞吉望了一眼海瑞,又看了李青云,心里不知在思量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回答谭纶:“你所想之事,万不可成了。”
谭纶皱眉:“为何不可行,刚峰兄审出来的供词,怎么都够严氏父子麻烦上一阵,赵孟静,此事你要给我一个解释。”
赵贞吉想了想,问了一个其他问题:“上疏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谭纶一怔,旋即说道:“这第一自然是为了赶走罗龙文,救下无辜官员,第二是为了打击严党,找机会让严党倒台。”
“哪个最重要,主次是什么?”
“当务之急是赶走罗龙文,根本目的是严党,本就是齐头并进的事,难分主次,你问这些做什么?”
“现在的情况是,罗龙文已经要被赶走了,但严党却是怎么都倒不了。”赵贞吉缓缓说道。
“为何?”谭纶满是不解。
“前线有报,浙直总督胡宗宪已包围倭寇,十年倭患,要一朝肃清。”赵贞吉看向李青云,问他:“李提举,你不会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吧?”
被点名的李青云一愣,回道:“就看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了。”
一句意味不明的话,但在场哪人听不出来,一时间都不知做何反应。
李青云接着说:“子理兄,如今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遭逢此等变故,我们更应该谨慎行事,上疏之事,暂且缓下吧。”
证据是一直都在的,但是需要一个好时机。
时机很重要,严党作恶多年,为什么能屹立不倒?
不是清流不努力,而是以大明朝的政治生态,一个大党派的倒台一定要经过最上面那位的同意。
如今鄢懋卿南下巡盐,胡宗宪东南抗击倭寇,一钱一军,都是影响国家的大事。
嘉靖无论如何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倒严。
李青云从一开始也没想着这次能直接扳倒严嵩严世蕃,只是作积势之用。
此刻积攒的任何证据,都像一座潜藏的火山,待喷发之时,威势震天。
如果强行出头,那么请参考周云逸和海瑞被烧掉的供词。
谭纶:“胡部堂糊涂啊,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他非要……唉。”
胡宗宪“宁做奸臣不做小人”的态度,使得他成为了严党最坚固的靠山,他才是严党最后的依仗,才是数次挽救严党于不倒的原因。
事已不成,谭纶也迅速调整过来,回到臬司衙门。
海瑞转头回了建德县。
李青云收到了手下人给的一封信。
看完之后满脸错愕,这才知道原来这些天罗龙文不只是举报他通倭,还打起了他在浙江家产的主意。
甚至找上了织造局。
李青云摇摇头,一封书信回家报平安,然后转头便去了织造局。
织造局里杨金水早已等候多时。
一见面,杨金水便来道喜:“恭喜李提举,经此一难,青云直上之日不远咯。”
“这些日子有劳杨公公。”
杨金水:“不打紧,罗龙文一事,咱家也没出什么力,主要还是万岁爷那边,万岁爷打心底里信你,这才相安无事。”
杨金水这番不邀功的言论并不是真的不邀功,反而李青云怎么都要承他这个情。
如果他向罗龙文妥协,转头卖了李青云,那事情可就是另一番田地了。
李青云自然要投桃报李:“年底的丝绸订单,必定能完成,最后一批生丝已经到了作坊里,五十万匹丝绸,一匹不少,还有其他生意,我争取在今年年末,让大家都过上一个肥年。”
杨金水眼睛一亮,对李青云的印象又好上几分:“那就有劳李提举了。”
-----------------
浙江台州。
大雾弥漫,金戈铮鸣,
岸上炮台上一团团炮火轰向海里倭寇的战船!
胡宗宪远眺海面上的倭寇战船,火炉里严嵩送来的信件已经烧成青灰。
“……倭寇骚扰东南,赖吾弟统貔貅之师连战巨创,已不足为虑,此肢体之疾也。望吾弟体朝廷大局,暂休兵歇战……”
“倭寇可剿,不可尽剿……”
“戚继光!”
“末将在!”
“立刻通令各路援军,雨停雾起,全线出击,一举聚歼倭寇!”
明嘉靖四十年,第九次台州大战拉开帷幕,这一战清剿了为患浙江十年的倭寇残部,东南沿海无数百姓饱经烧杀淫掳的苦难终于熬到了尽头。
是为万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