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之前4

其实在整个上小学之前的记忆里不光总是上幼儿园和学前班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其实也挺多的,也算得上是丰富多彩的生活。

1982的世界杯咱们中国其实也转播了几场比赛,当然这都是以后知道的。但是对于当时只有四岁的我来说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些日子只要有比赛,那么我爷爷家里的那个电视机肯定就是由姑父和二叔以及三叔给霸占了,尤其现在还记得他们三个人那时候不停的议论比赛,但是我对于那次的世界杯的内容好像也仅限于此了。因为年龄实在太小,对于比赛过程什么的都没什么印象了,虽然我依稀记得姑父好像还抱着我看那些比赛来着。

但是对于爷爷家的那个电视机我是记忆犹新,因为电视画面的质量那个时候真的是太差了,姑父及两个叔叔不停的来回摆弄着电视的天线,好找到最好的位置。后来三叔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室外的天线安装在了爷爷家二楼的阳台外边,然后接上电视以后才感觉画面质量可算是好了一些,但是肯定和今天的有线电视画面质量没有办法相比。

其实光说那个时代的电视画面特别差也是不现实的,有的时候用电视天线收到的信号画面质量和今天的有线画面质量也没有什么区别。

那个时候不光是电视转播一些重大的体育比赛,就连广播也都同步转播。自己家有电视以后我经常做的就是把电视打开以后把声音调到最小,然后打开收音机听着收音机里的同步转播的声音看着电视画面,不知道我的这个行为在那个时期有没有别人和我一样。

大一些以后,会摆弄父亲买的那个可以听磁带的录音机以后经常干的事情就是把一些母亲不愿意再听的翻录别人的歌曲磁带放到收音机里面,然后按下录音键开始乱七八糟的说着糊话,当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录下自己的声音就那么感兴趣。然后听着里面传出来的自己刚才所录的声音,但是说实话我自己听自己的声音真的是不怎么好听。

母亲基本上也没有说过我什么,就是知道谁有什么新歌了,就拿着让我给录过音的磁带到她的那位有海外关系的同志家里去翻录去。我家当时真的是有些舍不得买那些新出的磁带,但是母亲的那位同志可是真舍得花钱,这么说吧80年代流行过的歌手唱过的歌曲母亲都在她家翻录过。

其实那个时代磁带给我印象远远没有另一种听声音的载体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那就是唱片。爷爷家和母亲的那位同志家都有很多唱片,爷爷家唱片基本差不都是姑姑和姑父买的,因为爷爷有那种即可以听唱片又可以听磁带的录音机,因此姑姑和姑父买来以后都放在爷爷那里,有时间就去听。其实我们这些孩子也没有少听唱片,最开始爷爷家的唱片都是那种黑色的而且还特别厚又特别大的唱片,那些唱片听父亲说都是爷爷和奶奶买的。后来姑姑和姑父买的更多的都是那种后来咱们中国出的特别薄,然后颜色是什么颜色都有的唱片。

说实话可能真的是因为我实在是太笨了的原因吧!有的时候当一家人听着唱片听完以后,就让我去给唱片翻一个面儿,好继续听。但是我真的是不知道怎么了,那个唱针总是放不好。结果人家二叔家的孩子把我替换下来以后,很轻松的就把那个唱针给搭在了唱片上。爷爷家的这个可以即听唱片又可以听磁带的录音机后来因为唱针坏了就放到一旁,而那些唱片也就再也听不到里面的乐曲声了。本来三叔挺明白的,但是后来三叔和我说他跑遍了整个省城卖收音机配件的商店,都找不到那个型号的唱针。

现在想一想那些唱片当时不能听了以后如果可以保留下来也是一个无形的财富。但是当时谁又能知道多年以后是什么样呢?那些唱片在爷爷与奶奶去世以后就放在那里了,姑姑和姑父后来无数的收拾房子,因此那些唱片也都遗失了。其实对于后来姑姑和姑父买的唱片遗失我还不怎么伤心,但是对于那些黑胶唱片的遗失真的是特别悲伤,没准里面有一些珍贵的版本。因为后来我知道其中一些黑胶唱片是曾经留过学的爷爷和奶奶在欧洲带回来的,这里肯定有些版本特别珍贵。

当年也是不懂事,我们几个堂兄弟经常把那些唱片当作飞盘来回扔,不知道扔坏了多少个唱片,尤其是黑胶唱片扔坏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太不懂事了,但是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情被爷爷和奶奶责骂过,最多就是和我们的父母说我们又闯祸了。

现在想听歌曲的话实在太容易了,只要肯花钱那么各音乐网站里的歌曲随便下载,至于那些免费听歌的软件更多了,无论是电脑软件还是手机APP简直无法说清楚具体有多少可以用来听歌曲的。时代在不停的进步,但是有时候反而更想念小时候听唱片的时光。

说完我玩磁带和关于唱片的回忆以后,那么还有就是关于我曾经无数次说过的平房大院了。

虽然之前曾经短暂的说过这个大院的一些介绍,但是很不全面。我父亲和我说过,原先这个平房大院其实是个烧锅(制作白酒的作坊),除了最外边一圈的平房以外,里面其实是个大空地放的都是大酒缸。只不过后来烧锅黄了以后才陆续有人在里面的空地建起了房子,我也问过父亲烧锅的话就离不开水,那么水从何来,那条内河肯定取不了水吧?但是父亲的回答可是把我给惊住了,弄了半天那条市政排污的内河直到父亲十多岁的时候还是一条非常清澈的河流,父亲还和我说他曾经喝过那条内河的水,那个时候的水还特别甜呢!而那时的烧锅就是取那条内河的水制作白酒。父亲说那时烧锅制作出的白酒真的好喝,他还曾经亲自喝过。

我也没有问为什么那个烧锅会黄,因为后来的岁月里我曾经不止一次的看到过一些关于这条内河的资料,其实也就是在父十多岁的时候政府将内河改成了排污水的河道。没有了清澈的水源,再好的烧锅也就不可能再存在下去了。

但是里面那些建房子的人我真的挺佩服的,把整个原先里面的大空地弄的和迷宫似的,横的过道,斜的过道,直的过道,弧形的过道,好家伙真的是什么样的过道都有,并且这些过道宽的可以让一辆卡车驶过,窄的仅有一个成年人的宽度。

那个时候玩抓人的游戏和捉迷藏的游戏这里可是两个大院的孩子的天堂。但是我们楼房大院的孩子特别吃亏,因为虽然里面跟迷宫似的,但是从小在平房大院长大的孩子可以太熟悉里面的道路了,就算我们怎么藏都会被他们找到,而他们藏起来以后我们想找的话实在太费劲了,因为他们藏的地方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但是平房大院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特别容易摆脱别人,如果有不是我们这两个大院的孩子打我们的话,那么我们基本都是往平房大院里跑,基本上只要一进去,我们一晃两晃就从另一个方向的两个出入口出去了,而那些不熟悉环境的孩子得在里面熟悉一会儿才能找到另两个出入口,而这时的我们早就跑沿着河堤跑别的地方去了。

之前也经常说到的石棉厂的主厂房基本上是紧挨着内河的河堤的边缘上建造的,因为那段给留出来供行人走的道路宽度可能也就是仅够一个人走的,如果再推一辆自行车的话那么走起来就更费劲了。其实我们也很纳闷的就是这些推自行车的人为什么不从我们楼房大院和平房大院那边的那条道路绕行一下呢!从我们那边的道路还能骑着走,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非要走那么危险的小窄道。我那个时候也经常走因为石棉厂的厂房建造而行成的那条小窄道,最开始给我印象就是一边儿是危险的河堤,一边儿是红色的大墙(因为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是石棉厂的厂房)。虽然我们也经常下到河堤下边去玩儿去,但是我们下河堤的地方都是那条内河的河流相对流速平稳的地下,但是石棉厂这段的河堤下边的河流流速可是特别的急,所以我们走到那里没有不感觉到不害怕的。

后来上幼儿园以后经常在幼儿园那边儿往河岸的这一边儿看,那时才看出来了石棉厂这个厂房的全貌,好家伙我现在都依稀记得是三层的红楼。那个时候我还问来接我的父亲,用手指着那个厂房问父亲那是哪里,父亲才告诉那下边就是我们那些孩子经常走的那条小窄道。

这个平房大院连带着石棉厂应该是在1996-1998年之间拆除的,除了在原地建起了高层之外还在内河的方向留有很大的一个广场,当然现在这个广场现在基本就是电停车场了。

原先从儿童公园的那边儿的主干道的桥下来走到幼儿园那边儿的主干道的桥上去,如果沿着河堤走都得小心翼翼的在河堤上走,幼儿园那边的河堤相对来说比我们这边儿的河堤要宽一些,但是无论从哪个方向的河堤上走,没个15分钟都走不到桥的附近。现在好家伙如果快走基本上5分钟就能顺着河堤从这个主干道走到另一个主干道了,就算慢走也用不了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了。

但是尽管现在道路修的这么便利了,但有时我更想念原先两边河堤都是绿树的时光。因为改造内河的河堤把原先河堤两岸生长的很多大树都给毁坏了,有很多大树可真的非常粗了,有的一个人可能将将才可以把主树干给抱住,这个印象可不是小时候的印象,而在90年代以后直到内河改造时的印象,那时可已经是青年人,因此不会存在视觉上的误差。

现在想在市区之内找有这么多绿色的地方除了公园可能还真找不到其他的地方了,但是80年代初直到90年代中期这一片儿可真都是绿色盎然的。虽然现在住进了更好的房子,环境相对来说比之前也更好了,但是有时真的感觉少了很多。

其实这条内河并不很深,因为后来见到市政人员穿着长皮靴就下到河里清理那些无法漂走的垃圾,当然看到这个场景已经是在80年代末期了,之前根本没有见过有人清理,或者也经常有人去清理,但是先期是因为天天上幼儿园,而后期又搬走了的原因而没有看到过有人清理。

也奇了怪了,那个时候虽然说我们也下到堤岸下边去玩,但是记忆里好像谁都没有往河里扔过石头之类的,扔的最多的就是小树枝和小木头块,看着它们漂走直到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那个时候如果有人扔了石头之类的可能也就知道这条内河其实并不深了。

有时家里人领我去什么地方的时候经常会听见从那种老房里或者是楼房里传出音乐的声音,各种乐器都有。那个时候我们这个省里可真的是个音乐之城,可能那个时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都不是非常快,所以很多人才会有时间学上一门乐器当成一个生活乐趣。而那个时代很多大厂还都有自己的职工艺术团,工作之余也会唱唱歌,演奏一下乐器之类的。

我前面提到的石棉厂就有自己的职工艺术团,那个时候经常会在夏天的时候在工厂里的工人下班以后在门前的道路上摆上几排长凳,然后把工厂大门当成舞台的背景就开始的演出。厂里的职工有的坐在那里看,而路过的人有时会也停下脚步看着演出,有时母亲回我回来的时候,我也会让母亲陪我在那里看一会儿。毕竟我们幼儿园那会儿也有自己乐园,前面我已经说过了。现在想一想我在石棉厂的业余演出里看到过之前在幼儿园里就看到的一些乐器,有小提琴,三角铁之类的,还有手风琴,架子鼓,吉他等乐器,基本上现在常见的乐器那个时候都在这里见到过。可能那个时候人们的娱乐生活真的很少,所以只要这一演出,居住在附近的人全都来观看这里的业余演出队演出。在记忆里歌曲唱的少,还是乐曲演奏的多。现在我都不可想象的就是这么多乐器当时的石棉厂都放在了什么地方。

那个时候就问过父亲为什么都下班了,而那些演出的工人都不着急走,而且表演的兴致还那么高呢?父亲和我说石棉的工人基本都是家住附近的,走路10分钟左右就能到家了,就是远的骑自行车10分钟左右也到家了。现在我都记得石棉厂的大门口有一个特别大的自行车棚,里面的自行车真的是挺多。如果按照父亲这么说也就难怪不急着回家了,都距离相当近,等演完了再回去也不晚。

现在想一想,那其实真是一个生活特别丰富的时代,虽然没有现在娱乐设施,但是当时的人感觉生活的也相当的快乐,并且当时无论是幼儿园的老师也好,还是我经常看到石棉厂工人或者是在母亲单位里看到她的那些同志,每个人感觉生活的都特别快乐,没有什么压力。虽然说也会有一些小的摩擦,但是相当来说生活还是挺轻松的。

母亲领我去春游就去过好几次,那个时候我也愿意去。后来我工作以后,母亲单位也组织过退休人员去春游,母亲也会叫上我,但是说实话我不是不想去,因为一到休息日的时候真的恨不得全天都躺在床上。可见我工作的时候,工作压力就已经非常大了,现在的工作压力比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则更大了。

其实很多的时候社会的进步与怀念原先的生活节奏有时感觉挺困惑的,我在上学前班之前除了在幼儿园的时间,其余的时间可以说真的是尽情玩,并且还真的可以亲近很多东西。如平房大院里有的人家就养了羊,养了鸡等牲畜和家禽,不用去农村我们就看到了很多的动物,而现在出生在城里的孩子想看这些动物都得去动物园了。但是有一点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平房大院里有的人家养羊,难道是为了喝羊奶吗?

那时的蔬菜虽然有时一来就会被人买光,但是那时的蔬菜现在想一想真的是特别的香,柿子,芹菜,土豆,角瓜,茄子等蔬菜真的不知道那个时候为什么会那么样的香。现在的蔬菜虽然量大了,但是说真的吃起来真的没有以前的那种口感了。以前柿子用水一洗我都直接吃,现在的柿子我有时候蘸白糖都感觉口感不怎么好。

回忆一些片断相对来说是短暂的,因为在上小学之前还发生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