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在内阁当中看到这份奏报的时候有些傻眼。
什么情况,怎么俺答兵锋就直逼京城了了?
虽说大明朝首都选的很有调性,导致经常性的遇到危机。
但是纵观明朝两百年历史,真正被兵锋打到北京城下的次数,都不超过三次。
其中还有一次算在了明末李自成的身上。
隆庆年虽然烂摊子多,但得益于嘉靖一朝留下的大量军事行政人才,一直都是固若金汤的。
定是地方主官夸大了情形,这股所谓的犯边军队只是偶尔过来打秋风的小股骑兵罢了。
但是这一推断始终只是基于历史惯性,李青云也不敢保证是否正确。
在内阁会议当中,李青云向徐阶提出了这一想法。
此时众人皆在,内阁七名阁臣,正在会食。
也就是办公时一同进餐。
大明朝虽然扣扣搜搜,包吃住还是有的,并且还附带着一些政治意义在里面。
无论都的有多尴尬,饭总归还是要一起吃的,否则就是闹分裂。
徐阶听完李青云的分析,点头赞道:“老夫也是这般想法,今时不同往日,朝廷虽然困顿,但守边的将士能征善战,粮饷不少半分,似‘庚戌之变’的情况,断不可能重演。”
徐阶李青云两人最近的关系走的比较近,这一点其他的阁员都看在眼里。
李青云心里打消了一点疑惑。guqi.org 流星小说网
偏偏在内阁斗争最严重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紧急的军情,很难不让人怀疑里面有什么文章。
当时,李青云几乎是立即调了卷宗,查看守卫边关的诸多将领,看看他们是否在朝内与某些大臣有联系。
某些大臣是哪些大臣这就见仁见智了。
他对这些文官的底线可不抱期待。
高拱心里有些膈应,但也是知道轻重,没有反驳李青云的话。
内阁的意见迅速达成统一,徐阶做了决定:“大致的策略便是按兵不动,但人心需要安抚,尤其是军情,一定不能瞒着皇上,咱们还需要制定一些大致的方略,给百官,给皇上一个交代。”
陈以勤说道:“军务的事一向是兵部的人负责,在座的各位也就李阁老有作战的经验,是不是召兵部的人来商议一下?”
徐阶点头:“将叔大唤来罢。”
高拱眉头一皱,心里有些不大情愿。
但张居正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
常年在兵部任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一层裕王府侍读的身份,他来负责做这件事,也能稳皇上的心。
内外俱定,事情成了一半。
张居正很快被叫到内阁。
重回文渊阁让他心情多少有些激动。
眼神望着位列其中的李青云时,张居正的眼神不可避免地出现复杂的神色。
高拱的眼神比他更复杂,我曾经的小老弟如今完全成了徐阶的人,都不敢正眼瞧我了。
李春芳将大致情况说给张居正听。
张居正沉吟片刻道:“诸位阁臣所想,甚是妥当。”
“在下想要补充一点,不知……”
徐阶抬手指示道:“畅所欲言。”
张居正点头说道:“首先便是消息来源问题,多处关头未见烽火,只有军情急报,急报不送入兵部,反倒是先去了通政使司,此事不得不警惕,若是真有大军压境,后患无穷。”
“其二是针对此事,兵部理应会同三司,查个清楚,在下估计,此事多半是个未见战火之人大惊小怪,空耗精力,但这精力又不可不耗,查清真相之后,该法办便法办。”
众人面面相觑,交头接耳,显然是没想到这一层。
“其三,便是在皇上那边的交代,兵部所转述文书,必然要事先备好相应资料,如今的账目……几位阁臣也知道,有些不太好看,若是皇上问起,更会惶惶不安,所以……”
徐阶表态说道:“文书写好,由李阁老送去,如何?”
李青云一怔,旋即回过神。
安抚隆庆这事,还真得是自己来做。
一是自己在外人看来有知兵之能;二来兵部那边的账目肯定是一堆烂账,账可以先不平,但是得让皇上知道有平账的能力;三是作为裕王府侍读,太子少保,隆庆总归是信任他的。
李青云站起身,回道:“此事我应下了,不过还有一事需得担心。”
“无论是我还是在场的诸位,认为此事不过是捕风捉影,但实际情况不可知,不如调一股骑兵,到军情呈报处一探究竟,也可更能做好准备。”
“老成之言,只是不知派谁前去最好,领头之人,最好是有大局观,又有马德馨将军的勇猛。”
马芳,字德馨,大同总兵官。
许多人对他不了解,一言说了,此人乃是北方的戚继光,还是武力plus版本。
李青云说道:“我推荐广东总兵戚继光担此大任,此人正在京中等赏。
戚继光是武举人出身,识大体,晓兵事,定能相助叔大了结此案。”
徐阶:“也好,东南无战事,此等将领也该到边关走一趟,这次就当是先熟悉一番。”
“事情有了章程,那便拟票罢,军情如火,一切事务,在太阳下山前解决完毕。”
被专人盯梢,层层加码的任务,往往会表现出惊人的效率。
不过区区数个时辰,张居正便联系好了三法司相应处事人员,兵部账册也已经整理出来。
李青云打开一看,顿时有些咂舌。
“京帑所存,仅足三月,计今岁尚亏九月有奇,边军百万,俱无所需。”
难怪内阁这么快就同意了他的“捕风捉影”说法,原来大明朝此时当真是空虚无比,已经没有钱粮支撑他们发动一场较大的防备战争。
假消息好啊,一定得是假消息。
“叔大没有诓我?就连兵部,都是这般情形了?”李青云心里发愁,如果到时候隆庆问自己这窟窿怎么补,自己到底能不能应下来。
光是吏部的窟窿,就已经让他力有未逮,再加上一个兵部,实在是不值当。
张居正情绪也是有些颓唐,说道:“诸公不知,兵部这般情形已经算是好的了,我大明朝此时就是一栋明皇的屋子,中间大柱已经腐朽不堪,只需稍稍一推,便会轰然倒下。”
李青云:“民生凋敝,朝纲不振,我,如何能与皇上说呀?”
张居正:“不可欺君,但又不可负了社稷,玄卿好生把握吧,似这般乱子,得过且过算得一日。”
李青云说道:“世上庸碌之人何其多也,有人见风气败坏同流合污,有人身处淤泥,一尘不染,有人迎难而上,敢叫日月换新天。”
“他人有无凌云志,我尚不知晓,怎么就连叔大也说这丧气话?”
你可是张居正啊,连你都说出得过且过的话,那大明朝可还有救。
张居正无奈答道:“内忧外患,重在内忧,我早你数年便在内阁窥得一二情况,只能说几年前是怎样,几年后仍是怎样。”
话说完,张居正径直离去。
李青云顿在原地,默不作声。
一会儿便拿着奏疏去见隆庆。
————————
乾清宫中,隆庆高坐在上,兴致勃勃地问着李青云:“李师傅可还有什么新奇物件?世子顽劣,他母亲又这般骄纵于他,为后宫安稳,需得再多些新奇之品。”
你想玩便直说,拿小万历做借口,顽劣之人怕不就是你自己。
不过这些话是不能摆上称的。
李青云无奈答道:“让世子失望,臣今日前来,是有要事请奏。”
隆庆问道:“是何要事?”
“边关来报,有数量未知的俺答骑兵,出现在了离京城百里处,情况危急,不敢欺瞒皇上。”
隆庆脸色一下子变了,连忙追问道:“数量未知,如何数量未知,到底有多少?他们是如何过了九边防线?”
对于隆庆而言,从小到大他最大的阴影便是嘉靖。
他见证着,他那英明神武的父亲将诸多人杰大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但是,就是这样强大的帝王,在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变”中,展露出前所未有的狼狈之态。
那群北边的蒙古人,是不会顾及其他影响,将他们毫不留情掳走,或杀死的存在。
隆庆意识到屁股下的椅子有些发烫,他心里不由得冒出一个想法。
要不……南巡?
想法还未说出口,李青云这边说道:“军情上报,徐阁老便与我们一齐商讨了一番,认为此事不过是捕风捉影,底下慌乱的军士瞒报。”
虚惊一场?
隆庆还是不放心,问道:“可有十足的把握?”
李青云老实回道:“不敢欺瞒皇上,并无十足把握,只是根据往年常例来推断,每年初春,俺答便会有小股骑兵骚扰进犯我边关。”
“然为顾万全,内阁已然拟定文书,加强边关军务,此事计划交由兵部侍郎张居正,票拟已经送去了司礼监。”
隆庆叫道:“杨金水,快去告诉陈洪,不要向我禀告,快些批红,不要耽误了防务。”
杨金水立即小跑着离去。
隆庆看向李青云,心里还是有些发虚,但还是强作镇定问道:“有张师傅在,一定是没问题的。”
李青云:“请皇上安心,臣等必然尽死力,护京城安危。”
“我等已派出精锐骑兵,往事发处查探情况,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是何人领队?”
“在浙江福建广东打破倭寇,屡战屡胜的戚继光戚总兵,此人正在京城中等待封赏。”
隆庆:“查清此事,功劳再加一等。”
隆庆的心稍稍安稳了些,这时他玩乐的心态被驱散,心里惦记起自身的安危。
不出众人所料,他问道:“朕居住在裕王府时,便经常听到俺答犯边之事,李师傅主意最多,还解决了东南倭患,这北边的鞑靼,当真没有永绝后患的可能吗?”
当然有,不过得等到马克沁机枪出世,这些人才会变得载歌载舞。
李青云自然不能这样回答,说道:“自秦起,北方游牧之患犹如跗骨之俎,无法断绝,可行之策,一在强大己身,远则像汉武帝那般痛击匈奴,封狼居胥,近则效仿成祖武德,远征漠北,展我大明雄风。”
“其二便是,采取怀柔之策,边关外的人野蛮不知礼数,可行教化之举,与之经商,再加以传教,便可将狼驯服成犬,不过此事并非一日可定,乃是万世之业也。”
隆庆听完,沉默不语,随后突然想到什么,问道:“若今日之事,并非捕风捉影,以京中储备,可撑多久?”
“最少三月。”
隆庆惊道:“为何只有三月?”
李青云回道:“回禀皇上,京中财力甚是匮乏,夏粮未征,秋粮已尽,六部衙门都等着拿米下锅。”
“眼下,着实是窘迫了些。”
李青云说话比徐阶要委婉,只挑明情况,不说怎么做。
国库为什么会亏空不够用,大家心里都有数。
现在国家比较困难,皇上你要不要节俭自己看着办。
隆庆望着李青云,心里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问道:“朕听闻徐阁老将户部事务转给了李师傅来处理,这兵部的事……”
李青云面露愁色,回道:“天下没有白得的白银,百官的俸禄我挪动了广东一战中倭寇的藏银,这才堪堪补上窟窿。”
“就是如此,在广东允诺的国债之事,短时间内也不得兑现,臣在广东几乎是名誉扫地,再难变出银子。”
隆庆皱起了眉,大明朝第一财神爷都变不出钱了,这可如何是好?
兵部的事情,处理不好,就像是一把悬着的剑,让人睡不好觉。
难道真的要动用原本划给自己的那份库银?
隆庆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他压抑了这许多年,上位还没有享乐一番,就要被夺了私房钱,这谁受得了。
这群大臣,一个个精的像鬼一样,先帝从他们嘴里扣出来的钱,自己要是还了回去,再要回来,那还可能吗?
隆庆想着之前嘉靖的手段,对李青云说道:“朕认李师傅为国士,更是栋梁之才,这大明如何不能再出一个浙江。”
李青云一愣。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惊讶于隆庆pua的话术,怎么……这般幼稚?